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有个千年古村落,名叫西岙村,位于宁海白岩山南麓,南濒三门湾车岙港,2013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中国传统村落系列走访,我来到了西岙村。
西岙村,自称是南宋丞相叶梦鼎故里。
宁海县还有一个村庄,名叫上宅村,隶属胡陈乡,这一带原属东仓乡,1992年与胡陈乡合并。
上宅村,也是叶梦鼎故里。
两个村庄都是叶梦鼎故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讲过,南宋时期,是宁波历史上的一段兴盛时期。
主要原因在于公元1138年,宋高宗赵构将都城从应天府迁至临安(杭州),因此,明州(宁波)与帝都的距离,非常之近,近水楼台先得月。
公元1194年,宋宁宗赵扩即位,改年号为庆元,并且将明州改升为庆元府。
庆元府与宋宁宗的年号相同,可见当时的宁波,在南宋王朝中的地位之高。
南宋时期,宁波范围内的史氏、郑氏、楼氏、陈氏等,在朝廷中担任要职的官员非常之多,成为推进宁波发展的一股潜在力量。
本文再来说说南宋时期的另一位高官,宁海人叶梦鼎。
当然,南宋时期的宁海,隶属台州管辖。
叶梦鼎,原本并不姓叶,而是姓陈,名叫陈吉甫。
公元1200年,陈吉甫出生于西岙村,其父陈待聘,其母叶氏,娘家就在现在的胡陈乡上宅村。
也就是说,上宅村是叶梦鼎的外婆家。
叶梦鼎有四兄弟,但是其外婆家的舅父没有男嗣,因此两家商议后,就把陈吉甫过继给舅舅家,以传承香火。
七岁那年,陈吉甫到舅舅家生活,改随叶姓,取名叶梦鼎。
叶家是官宦世家,梦鼎之名,有寄托未来高就之意。
叶梦鼎出生于西岙村,七岁开始在上宅村生活,这就是两个村庄都是叶梦鼎故里的原因。
叶梦鼎少年时从学于郑霖,后又从学于鄞县赵逢龙,1232年入太学,1237授信州军事推官,曾在袁州、吉州、隆兴等地任地方官。
1262年,叶梦鼎升任兵部尚书,次年,调任吏部尚书。
当时的皇帝是宋理宗赵昀,以前的文章中已有介绍,宋理宗原本并不是太子,公元1224年,被两位宁波东钱湖人史弥远和郑清之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宋理宗对拥立他的大臣,加封进爵,史弥远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公元1233年,史弥远病死,其右丞相兼枢密使之职,由郑清之继任,公元1252年,郑清之去世。
公元1259年,权臣贾似道被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的姐姐是宋理宗的贵妃,即贾贵妃,因此权倾朝野。
公元1264年,宋理宗驾崩,立养子赵禥为帝,是为宋度宗,贾似道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专横益甚。
1267,叶梦鼎官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然而仍然受制于权臣贾似道,决意辞职,数乞而未允。
1269年,叶梦鼎多次恳辞,朝廷才易马鸾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但仍以观文殿学士、信国公等职挽留于京城。
1272年底,叶梦鼎归宁海故里。
1274年,宋度宗赵禥驾崩,年仅3岁的太子赵显继位。
两年后,1276年,临安被元军攻占,宋度宗的庶长子赵昰在福州即位,年仅七岁,是为宋端宗。
宋端宗以太师太乙之衔征召叶梦鼎,叶梦鼎已78已高龄,受命南行,行至温州,已被元军攻占,不能继续前往,恸哭而归。
元军长驱直下,1278年,宋度宗的第三子赵昺在广东湛江硇洲岛即位,是为宋怀宗,年仅六岁。
1279年3月19日,南宋仅存的军队,与元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展开最后决战,史称“崖山海战”。
宋军被击败,崖山被围,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七岁的皇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
这一年,叶梦鼎病故,享年八十。
叶梦鼎的出生地西岙村,古称西洲,东晋时已有人居住,村内的集福禅寺就始建于东晋,西洲的兴盛,始于北宋至道咸平年间,陈氏先祖陈怀琪自福建长溪小青峧迁居至此后,繁衍生息,氏族兴旺。
南宋时,村内有“陈郑周王,蒋穆姚林,金祝阮蔡,叶程顾赖”十六姓氏的人家居住,至今仍以陈氏为盛,现在村中80%的村民都姓陈。
西岙村内,人文旧迹众多,传统村落,名副其实。
进村时首先就看到了一座精致的石拱桥,名叫惠德桥,跨越于西岙溪之上。
桥虽并不高大,雕饰却非常精美,而且据专家考证,此桥建于南宋时期,至今保存完好,是极为罕见的原真状态的南宋石拱桥。
沿溪而上,村内“四大名宗”前的祠前桥,集福寺前的寺前桥,都是宁波境内现存最早、且未作整体大修的宋代古桥。
“四大名宗”,并非同姓,同列为一个宗祠,非常罕见
右丞相叶梦鼎、发运使郑霖、国子监祭酒周成童、翰林学士王良宠,同仕一朝,宋度宗赵禥有感于“右丞相叶梦鼎,为朕股肱,竭忠匡赞;发运使郑霖,转饷江淮,懋著能声;国子祭酒周成童,职司文教,造就多才;翰林学士王良宠,授任词垣,文辞藻丽。四卿生同乎里,仕同乎朝,文章政事历历可观,忠孝节义不愧科名”,于1267年特颁旨,令四姓后代同祭一祠,并赐“四大名宗”匾额。
西岙村内现存的石碾子共有五个,四大一小,四个大碾子是四大姓氏的人家各自所有,小碾子则仅用于祭祀祖先。
一个村庄内的石碾子如此之多,实属罕见。
历史的长河,风云变幻莫测。
无数次方向的改变,可能缘于一个地方,也可能缘于一个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