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一定会去人最多的餐馆。
在某宝买东西的时候,一定会参考销量和评价。
……
以上这些,就是今天要讲的,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又叫从众心理。它的标准就是,当我们进行是非判断时,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决定什么是正确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做的事情,总不会错吧。这是我们做抉择的时候心里的声音。当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样是对的。但是,这种想法是不是百分百正确呢?我们看书上的一个例子,也就是纽约的吉诺维西事件:
1964年,一位30多岁的女性吉诺维西在深夜下班的路上,被人谋杀致死。在其受害的35分钟之内,她的38个邻居透过窗户看到了谋杀案的发生,但是没有报警。这就是这个案子轰动一时的原因。
该事件被曝光后,很多媒体以“冷漠”、“心肠硬”这样的字眼来描述目击者,目击者也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选择报警。而纽约的两名心理学教授则通过研究后发现,之所以没有报警,正是因为旁观者太多。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当旁观者多时,每个人的责任感就会下降,“也许其他人会帮忙”这种想法就会浮现出来。另一个原因就与多元无知效应有关。当情况变得不确定时,我们是借助他人的行为做决策,但是你观察的人也在寻找社会认同。而且我们不喜欢把慌乱呈现在他人眼前,所以观察者、被观察者都不动声色,那么在社会认同的驱动下,这不是一个紧急事件,这样就不需要采取措施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两位心理学教授作了若干个实验。
实验一:让一位大学生假装癫痫病发作,当只有一个人在场时,他得到帮助的概率是85%,有5个人在场时,他得到帮助的概率就降低到31%。而单独经过的人都向他伸出了援手。
实验二:研究人员把一些人安插到可能会目击到紧急事件的人当中,这些人提前被告知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比如在纽约的一次实验中,当发现有烟从门底冒出时,有一个旁观者时,报警的概率是75%,当有三个人同时看见时,报警的概率下降到38%,当三人中有两人装作若无其事时,报警的概率下降到10%。
研究人员在其他地方也做了类似实验,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从上面实验的结论来看,并不是我们这个社会太冷漠,如果想让他人伸出援手,就必须让对方确信此事非常紧急。有实验证明,当旁观者确信情况紧急时,90%的人都提供帮助。另外,如果旁观者中有人认识求助者,求助者得到帮助的机会会非常大。人口稠密、混乱、认识率低,这三个因素是导致城市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冷漠无情”的旁观者。
所以,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当旁观者不确定是否紧急时,你必须让对方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与此同时,明确向其中的一个人求助。因为如果围观者很多时,社会认同原理以及多元无知效应会让他们对你的情况作出错误判断。
“不确定性”是社会认同的原因之一,社会认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相似性,我们会对跟我们具有相似性的人产生认同感,进而去去仿效对方的行为。说到这我想起我表妹的一件事,在她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开了一家超市。开业初期特别忙,没有时间照顾她。所以表妹有很多抱怨,家里大人见了就劝表妹要理解父母,但根本没有效果。有一天表妹回家我发现她对父母的态度有很大改变,就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的同学家里也开了个超市,父母也没有时间照顾她,但是看到父母工作那么忙,从来没有干过重活的妈妈扛着大箱子,觉得父母特别不容易。表妹听了同学的话,开始理解了父母的不易,所以态度自然就有了改变。
“社会认同”原理是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武器,它无孔不入,人们对它的反应几乎是自动的。那么如何避免自己不受其伤害呢?下面有几个建议:
1、保证信息的源头是正确的。比如购物时,我们问问自己:这些好评都是真的吗?是不是刷出来的?也可以问问身边的朋友有没有买过这个商品,使用效果怎么样。
2、观察生活,时时保持觉察。大多数人都去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对的,跟风迷失的是自己。
3、不做思想的懒汉,不要避免思考的痛苦而且仿效他人的行为。多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个东西,或者需要这样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