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潮汕人所说的“时年八节”之一。“时年八节”指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一年中的八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潮汕,除了忌日要祭拜祖先,这些节日里也是要祭拜祖先的。有“早忌(我不知道是不是用这个“忌”字,从字面上的意思,由“忌日”一词而得的。但又觉得大约不是,然而又想不到应该用什么字)晚节的说法”。忌日那天的祭祖要早,一般是早上祭拜。节日里的祭祖晚一些,一般是下午祭拜。
小时候,在电视上听到“赏月”,总觉得好奇。中秋节晚上不是很忙,忙着“拜月娘”,怎么有时间赏月。那时候,家住在寨内。寨内,就是小镇的老区。小镇前生是一个寨,老房子没有推倒重建以前,有一面墙还是寨墙。小区的巷子不过两米,除去两边五脚砌,一米左右。小巷里的居民只能把祭桌摆到大街上。要早早到大街上去占位置。后来,老房子重建,两层,顶楼有个小天台,不用去大街上占位置了。但是一样忙,一切用品要从一楼搬到三楼的天台。
等父亲把祭桌搬到天台上,然后,大家开始蚂蚁搬家,把需要的器具和祭品一点一点地搬到天台上。桌子放好,围上“裙围”。一般的祭桌是正方形的。“围上裙围”并不是绕桌子一周,而是把围裙固定在桌子的前面。“裙围”是一块长方形的红布,折两层,上层几十公分,绣有图案,有流苏,下层不与上层重叠的地方也绣有花纹,但没有流苏。折线两端有两条线固定用的。“裙围”有一小部分铺在桌上,上面放上香台。香台要摆在中间,烛台放两边。桌子中间放祭品,“钱纸”放边上。但凡祭拜,祭品大都有“拜斋”和“拜荤”之分。家里有小孩一定会“拜书册”,就是用文具和书当祭品。据说使用祭拜过的文具,可以保佑孩子学习优秀。延续中秋祭月这个习俗的地区民族不算少,但文具书籍当祭品的大概也就潮汕,只此一家。
桌子后面要放上一张椅子,桌上摆12双筷子,12个杯子,一个茶壶。添茶后,就可以上第一柱香,开始祭拜。上第二柱香的时候,就该点烛,再一次添茶。香要上三次,茶要添三次。所以,第一次添茶的时候,不能添多,不然,后面两次添茶就麻烦了。三次香都上完,等烛烧得剩下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时候,就可以“献钱纸”——捧着钱纸祭拜一番,烧完钱纸,就可以收拾祭品。“拜月娘”就结束了。不能等烛烧完才“献钱纸”。在潮汕话里“存烛”的同音词是,存钱有积蓄的意思。所以,祭拜结束了,烛还没烧完才是吉祥的。
上完三柱香后,可以跟“月娘”讨茶喝。小时候,最喜欢讨茶喝。在桌前跪下许愿,想喝第几杯,然后“摔杯”。“杯”并不是杯子,而是两块月牙形木头。木头一面平,一面凸。讨茶的时候,两面平的合一起,双手捧着,许完愿往地上一摔,看结果。如果是一平一凸朝上,那是“胜杯”,“月娘”许你喝想喝的茶。两平朝上称为“笑杯”,那是“月娘”乐呵呵地看着你,但没许你喝茶,可以再摔一次。两凸朝上,那是“稳杯”,那时奶奶怎么解释,具体已经忘记了。我依稀理解为面无表情,不怎么开心。这时候就要换一杯许愿了。
小时候,最喜欢喝第一杯和第十杯。奶奶说,第一杯,月娘保佑你考个第一名;第十杯,月娘保佑你考一百分。每次第一选择都是第一杯。摔杯三次,没得到允许,就会换成第十杯。有没有一次许愿后真的实现了,已经记不得了。但是,摔杯的心情,依然能感受到,有点好奇有点忐忑。一边怀疑其真实性,一边又掩饰不了好奇心想试试。不愿意认真学习,又想取得好成绩的潮汕孩子大概都有过那种心情。
潮汕有句俗语“中秋一过年就到”。中秋节过后,时年八节就只剩下“小年”——冬至和除夕两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