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地方
张小龙曾经说过:微信,不仅仅只是一个通讯app,他应该是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自11年初上线以来,以其强大的即时通讯能力和简洁的画面、通俗的操作迅速受到市场的青睐。其最大的亮点无疑是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这里你几乎见到了人生百态和千万个哈姆雷特。
之前有句玩笑话:微博让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傻逼,而微信让我知道我身边一样有很多二逼。其实并不是真的说身边有多少不三不四的朋友,而是真的朋友圈太多“有趣”的人了。比如有一类人什么都不说,甚至你发的都没看就点赞,这类人我称之为“白人”,他们只是刷下存在感,不知道是否真无聊真那么有空闲。
第二类人就是跟风者,上头评论什么,一字不差的复制黏贴。当然这部分人分2种,一种纯瞎搞,开玩笑的。比如称赞某个朋友的新婚照,一样的评论或者一样的手势,这种就是不能再正常的朋(dou)友(hi)了,有了他们的存在,想必你的朋友圈会增色不少。第二种就是表面赞美,实则背地里略带更浓重的讥讽语气。这种人平时闷声不响,但总想着在你不经意间给予闷头一棍的。每个人的朋友圈或多或少都有这类人,我称之为蚁噬者,因为他在不知不觉中把你的心情和生活咬得一塌糊涂。但其实这种人一开始也不这样的,只是生活圈子的不一样造成不同的价值观罢了,权当不存在好了,或者直接拉黑也未尝不可。
第三类人也是广泛存在的,我称之为表象者。发条旅行照,这类人就集体点赞,或者“你的生活真好啊,能到处去旅游”;发条诸如家里老人的去世或者老人生病住院,这类人就各式各样的祈祷方式。也许发这些朋友圈的人本来就闲而暇之百无聊赖随手而为,也没深想要有什么回应,当然也有一部分有意想得到些什么回应,只是想说:在这个特别廉价的网络世界里,说不清谁羡慕谁,也说不清谁的状态更好,能说清的是-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路上,都在往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那个方向而努力。看着别人的朋友圈在晒吃在晒旅行,我们也许只看到人家这风光的几天、十几天甚至更多的几十天,却不曾想过人家为了这段旅行背后付出的加班、辛苦赚钱攒钱的过程。
第四类人就是那些毫无“公良公知”的公众号,在当下这个时代里,励志其实是一件特别廉价的事情,满世界的这些营销号公众号里都看得到许多足以让人看到就想吐的心灵鸡汤,因为那根本就是然并卵。成功并不是你打针鸡血,喝完鸡汤就能事竟成的,他需要你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就像上赛季莱彻斯特夺得英超冠军一样,人们总看到人家坚持了38场比赛,但是人家俱乐部为夺冠的目标上上下下奋斗了百年的时光。
微信当然还有我这样的一类人,那就是发每条朋友圈的时候都会点开“不给谁看”设置,并不是因为我讨厌某些人,而是我不像费尽心思去解释,或者不想把自己的智商拉得很他们一样低。当然,我智商也高不到哪去,但我就是懒得去“招惹”这样的那些人。
朋友圈,就是如此神奇的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