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厅,冒着风雨和一位boss聊了一个婚恋交友的创业case。见面前查阅了很多的资料了解这个领域,我不想去讨论这个项目本身,下面浅谈一下个人作为一枚互联网运营狗的一些思考。
说到婚恋这个领域,确实是素人,连门槛在哪儿都不知道。本人是运营打砸爬坑出身,从产品、内容、用户、活动等运营各板块都是摸着石头一路打怪升级的,经历了WEB、BLOG、微博、微信、APP、头条、小红书乃至时下的抖音整个新媒体成长史的各个环节。闲言碎语止,入正题。
婚恋交友的前世今生以及现状
讲真,身边还真没见谁用过婚恋社交的途径解决个人问题的。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媒婆”行当确实是化石级远古产业了。咱说说以结婚为目的的婚恋,耍流氓和“约”的事不拿上台面了。
(前互联网时代的媒婆和婚介所此处省略八万六千字……)随着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大火后,珍*网、世**缘、百*网这些网站开始出现在了大众视野,紧随其后出现了N多婚恋平台。目前的这个产业现状如何呢,下面看一下几个头牌(数据来源于百度指数和艾瑞数据):
就数据而言,从互联网角度来说这几个头牌的生存状况着实不堪呀!(貌似百*网没有APP,为什么把陌陌加入对比,自行脑补画面)陌陌的数据不敢往上放,7000万+的月活数据放进去这个图表就没法看了。
看到这个数据让我不由得有那么点儿懵逼,号称三亿用户量,6000亿级的婚恋市场在网络上怎么表现如此不堪呢?作为一枚运营狗,惯性的开始了一些思考。下面看一下这些产品的商业逻辑:
面对这个商业模式,那么就引发以下几个问题了:
1、信息虚假:特意看了下,哇塞个个高富帅、白富美,看的我都有点心痒痒了(啧啧……)。那么,这些信息谁核实过?我敢保证说要让我填资料,除了名字和身份证,看其他资料我妈都不见得能看出来是我!
2、婚托:自己买几斤报纸看看去!
3、媒婆骚扰:这个么……话说这年头每天接不到几个骚扰电话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成功人士!况且315都曝了机器人打电话了,商业行为和目的心里都有逼数。
4、会员费/付费查看联系方式:卡关是因为钱没花到位……
5、成功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黄了,好呀!哦对了,会员该续费哈……
在度娘查资料,还看到有一些其他创业者布局的APP、新媒体和小程序,不管盛在碗里还是放在盘子里都一样,它们赚的第一笔都是信息不对等。行业现状都是阻断交流的方法来实现用户付费,我大胆说一个想法:婚恋平台和房产中介几乎一样!
剖析成因
作为勤奋好学的一枚童鞋,懵逼之后当然要想想为什么啦!回到产品和运营两个方向来看。
先说产品本身价值,这个产品确实是有需求的,能解决部分人群的脱单问题。那么问题来了,产品设计过程中是不是符合用户思维逻辑呢?人是感性和理性的并存体,感情问题可能感性还是占多一些的。用户目的就是为了找个合适的人结婚,这里的重点在合适上面。择偶标准“男的,活得”、“好看的皮囊,有趣的灵魂”、“有车有房,父母双亡”……通过个人资料也许能有第一感,但有很多人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清楚诶。先不说找一个过一辈子的人多难,就连企业想招聘一个合适的人都不容易。几行简短的文字,不相处的话除了看脸之外还有什么评判依据?这个领域的从业者,需要慎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人是有机体生物,不能按物理逻辑来设定游戏规则。Match、Zoosk这些国际老牌婚恋网站做的就相对合理,考虑到人性的一些匹配项,通过很多问题调研进行个人分析测算,之后进行匹配推荐(而且基础服务都是免费的,老歪这方面确实做的不错)。
再从运营层面来说,这个产品属于低频刚需的,数据不会像高频产品一样倒是情有可原。目前婚恋领域的平台,做的事情就是贩卖信息!这也导致了让运营狗想不出太多花样来玩这个东西,因为产品属性就是这样的呀!据今天聊天的这个boss说,他在世**缘就职期间,尝尽了各种方法,最终证明媒婆推销的ROI最高。和房产中介还不一样,虽然同属贩卖信息不对等,但房产行业属性就是三方利益勾连的,商业逻辑很顺畅。只要你有足够多的真实房源,那么多刚需的人转悠呗,只要打出中介费打折或免单活动,用户呼呼的涨。但婚恋这玩意,预付费的情况下成功率未知,这个不成下个再交钱,你又不敢在结婚了再收费。想要用户快速裂变,裂个蛋蛋(除非是“约”……)!
这种商业逻辑下,注定了运营的一个死循环,只能举步维艰的硬着头皮死磕。不管通过刷电视还是信息流拿来的流量,在留存环节就会死掉一大半。留存下来的部分,按照付费翻牌--购买会员--购买套餐--失败重来的业务流程,每个环节又会掉队一部分。即便最终转化了,勾搭成功(除非黄了)你的业务就结束了,失败了也会造成用户疲劳,这种伤害造成促活和召回是很难的。
看了几个简友推荐的婚恋小程序,我都不想承认他们还在正常运营(我三年前被封N次的一元夺宝公号目前还有好几万用户呢)。
头牌们的生存之道
当然了,上面仅仅是从数据表现说说而已。经过资本风口吹上天之后,已经摔成五花肉的默哀半秒,安全着陆的这些头牌也都开始找各自的生存空间了。**网现在主打O2O,开始了线上引流线下消化的模式;**网开始布局婚庆市场,准备跟两元店和吹拉弹唱的鼓手们抢生意;**网开始了婚礼场地、车队、司仪的后市场业务……可谓是各显神通,终归得过日子,还得给金主爸爸们一个交代。
毕竟为了生活大家都不容易,在各地蛇头盘踞的后市场,还带着分布散乱的属性,想切入个人感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希望这些头牌们能找到好的归宿吧。
不过我觉得如果携程艺龙类的OTA要是做婚庆后市场是不是会来的更快呢^_^
未来的担忧
下面就商业逻辑和可能的竞品看长远一些,说点大胆的臆想。在这个跨界打劫、飞速变化的时代,你永远也无法想象下个竞争对手会是谁。方便面2016年起遭遇滑铁卢,对手不是同行,而是美团/饿了吗;口香糖萎靡不振,竟然是朋友圈和王者荣耀的功劳;数千年的小偷职业,居然被微信和支付宝替警察给切断了活路……对不起,干掉你与我无关!
先说付费方面,如果成功脱单当然恭喜啦,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会续费么?在坛子里看到有人说在相亲网站花了好几万,个人觉得如果不是吹牛逼那也是凤毛麟角的。如前面说到的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自己想要找个什么样的人过日子,靠这么海选概率太低了。如果你想找一个爱运动的,你可以去参加一些运动沙龙呀攀岩、滑雪……想找高逼格的,去报长江商学院、MBA……喜欢旅游的,参加车友会、驴友团……反而这些途径本身聚集的就是志同道合的人,还能有深度交流接触进行综合判断,合适的话直接带走。我身边真有一对是车友会认识的,现在孩子都开始收压岁钱了。这些场景下,丰富个人生活的同时还可能解决脱单,毕竟是自己喜欢的事(另外KEEP、QQ运动等产品已经有了LBS社交功能)。在此多说一句,网络交友还有一个弊端--异地恋,这个坚决不靠谱,几乎没有好的了的。
再说身份信息问题,如果让平台方挨个去学信网查学历、公司查职务、银行打流水、查固定资产、查征信负债、端个盆卸妆拍素颜……把工作人员挨个拉出去放血得了!核查这些用户极其隐秘的资料,婚恋平台几乎是办不到的。那么,未来能掌握这些信息的侠客们,会不会不经意间出来一个小动作变革婚恋行业呢?比如比你还了解自己财产身份背景的淘宝(支付宝、微信)?比如比你还懂自己性格的知乎(对有效玩家)?再比如隔壁张阿姨家的大表哥的妹妹的姑妈……
写在最后
无论是业逻辑还是运营数据角度,确实需要广大从业者们共同努力,也许有创业或从业者已经有更好的产品体系,能够从需求角度多做些实事。
结语:这里就今天这件事引发的一些思考而已,毕竟不是贵行从业者,表达的仅是个人观点。各位专家、看客们乐呵乐呵就得了,不要上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