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高家居生活品质上我们要有求好的心态,简单点说,不是什么都追求最贵的 ,是在现在拥有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找到适合你当下的同时令你心动的物品。组成和你同频共振的能量体。
在古人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要素中,“地利”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 ——住宅(我们的家)。
居住品质跟哪些要素有关呢?我们把它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怎么样买好房(地理位置)、住宅主体、是否高能量好风水......
内部因素包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美观性、功能性。
外部因素不容易改变的同时机会有限,而内部因素经由整理随时可以改变。
整理只需做好这两个部分:第一,决定物品的去留;第二:固定留下来的物品的放置位置。你会发现我们常常还没开始整理就被自己的恐惧心里给吓退了。
对自己有益的一点是从整理开始,你就一直要不断的下决定,对每一件物品做选择,然后决定它们应该放在哪里。经过选择之后你房间的样子,就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决断力和选择能力快速提升,不再磨磨唧唧畏畏缩缩,会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是只留在想的层面,是实实在在的筛选和清理。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这两个步骤不可同时操作,必须把第一步完成——决定了所有的物品去留,才能进行第二步收纳,千万不可混为一潭。
清楚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把它细分为具体的六大步骤:目标—规划—整理—收纳—定位—归位。
目标:目标是最重要的一步,核心是以人为本,房子是为人服务的,整理不是为了把房子变成样板房一般,而是让主人住的更舒适便捷,更符合主人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主人过上理想的生活。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安静的时候,把自己理想的一天写在空白的纸上,描绘一下会让你感觉幸福的场景,你希望在家中怎样和家人相处,什么样的氛围让你感觉最舒服,写的越具体,整理的目标越清晰。
规划:根据目标就可以规划每一个空间、每一个角落的功能。 比如理想的一天中你想跟孩子一起读绘本、做手工,那你就得考虑1.在哪个空间做这件事情,是客厅还是卧室还是客厅,想想还是在客厅最合适;2.需要什么家具、柜体,在这里我们就需要桌子椅子,收纳绘本和手工作品和工具的柜子,找到合适的桌子很重要,再想想这个桌子可不可以有更多的功能,挖掘每个家人的需求,发现爷爷喜欢和孩子下棋,喜欢练书法,自己可能会做这里看书喝茶,有这么多需求既要满足孩子也要满足大人,那可能长桌最合适,选择和自己家居风格匹配的家具;3.做这件事需要什么物品、适合该柜体的收纳工具。在比如,你想每天能练半小时瑜伽让自己能放松身心,需要规划空间——阳台还是卧室,家具——不需要,有空地即可,物品、收纳工具——瑜伽垫,OK你完全可以实现它,对不对?
总结为三点:空间布局-柜体家具-物品、收纳工具
整理:对物品进行集中、分类、筛选,只留下心动和需要的物品。按照物品分类整理,而非空间。
收纳:对留下的物品进行分类收纳,同类物品收纳在一起才容易拿取和归位,分类需要根据物品的 数量来决定,数量多体积小的物品分类越细越好,数量少的物品按三分法,一目了然即可。
定位:贴上标签,给每个物品一个固定的家,实现物品秒搜。
归位:养成归位习惯,长期维持整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