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分为十一章,主要内容归纳为(1)基本规定(2)民事主体(3)民事权利(4)民事法律行为(5)代理(6)民事责任。
1、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有12条,内容概括分为平等和原则。平等是指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是指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2、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从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阐明了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其中自然人一章分四节分别规定了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监护这一节有两个重点,分别是第33条自然人的监护和第36条监护资格的撤销和恢复。
法人这一章分四节,分别是一般规定、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这一章关于法人责任的重点法条有61、62、67、74、75条。
3、民事权利
这一章介绍了民事权利的概念、分类和保护。109条至112条讲的是自然人和法人分别享有的权利,113-126条讲的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如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股权及其他投资性权利等。第127-132条讲的是权利的保护和权利滥用。
4、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这一章为分四节,分别是一般规定、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及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其中重点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143-145条讲的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情形,第146-151条是民事法律行为瑕疵的四大情形。
5、代理
代理这一章分为三节、分别是一般规定、委托代理和代理终止。重点是委托代理第169-172条,规定了代理的效力和责任。
二、物权法
物权法分为五篇19章,第一篇总则,第二篇所有权,第三篇用益权,第四篇担保物权,第五篇占有。重点内容概括为(1)物权的变动(2)物权请求权(3)善意取得(4)共有(5)抵押权(6)动产质押(7)留置权(8)占有。
1、物权变动
第二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分为三节,分别是不动产登记、动产交付和其他规定。第14、15条讲的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效力。第23-27条讲的是动产的三种特殊交付,第28-31条讲的是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2、物权的请求权
第三章物权的保护第34条是原物请求权,第35条是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险请求权。
3、善意取得
第九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第106条规定了善意取得要符合的三个情形。
4、共有
第8章共有第94条讲的按份共有,第95条讲的是共同共有,第103条是按份和共同的区分。
5、抵押权
第16章抵押权分为一般抵押权和最高额抵押权。第181条是浮动抵押权的设立,第186条是流押条款无效规定,第187、188条是抵押权登记生效规定。第176条是混合担保。第203-207条是最高额抵押权。
6、动产质押
第17章第一节动产质押第208-212条规定了质权的设立条件。
7、留置权
第18章第230-235条规定了留置权的设立,第239条规定了留置权与抵押权或者质押权的竞合。
8、占有
第19章第241-245条规定了占有权利和责任。
三、担保法
担保法共7章,重点内容有:(1)保证(2)共同保证(3)保证期间。
1、保证
第2章保证第二节第17条规定了一般保证方式,第18条规定了连带保证。
2、共同保证
第一节第12条规定了共同保证设立条款。
3、保证期间
第三节第22-25条规定了保证期间的计算条款。
四、合同法
合同法分为总则和分则共23章。重点内容有(1)合同履行(2)合同解除(3)合同责任(4)合同分则
1、合同履行
第4章第66条是同时抗辩权,第67条是顺序抗辩权,第68条是不安抗辩权。第73条是代位请求权,第74条是撤销权。
2、合同解除
第五章第79-81条为债权的转让条款,第6章第93条是协议解除,第94条是法定解除,第95-96条是约定解除,
3、合同责任
第7章违约责任第107条规定了违约责任承担方式。第110条是继续履行条款,第115条是定金条款,第114条是违约金条款,第113条是支付违约金条款,第116条是定金和违约金选择条款。
4、合同分则
分则包括买卖合同、供用水电热气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
五、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法分为12章,重点内容(1)过错原则(2)责任主体(3)免责事由。
1、过错原则
第二章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第6条是过错原则条款,第8-12条是二人或以上侵权责任承担条款,第15条是责任方式。第5章第41条规定产品责任是无过错原则,第6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第48条规定是过错原则,第7章医疗损害责任规定是过错原则,第8章环境污染第65条规定是过错原则,高度危险、动物损害、物件损害承担无过错原则。
2、责任主体
第4章第34条规定用工单位责任承担,第35条是个人之间劳务侵权责任承担,第36条是网络侵权责任承担,第37条是负有安全义务侵权责任承担。
3、免责事由
第3章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情形第26条-31条分别规定了被侵害人过错、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