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距离许嵩发行的第一张唱片《自定义》已经8年。许嵩的年代,随着他的三十岁,随着我们青春过去,也都过去了。
7月11号,我要WhatYouNeed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现在,没人敢承认自己喜欢过郭敬明了》。
对郭敬明的了解并不多,但是读完这篇文章,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许嵩。
许嵩和郭敬明,都可以归到非主流一类。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归类到,我们的青春。
其实仔细想想,他们也确实有相似之处。几个月前,已经十一年的《最小说》终止了自己的杂志生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韩寒;当初的许嵩,汪苏泷,林俊杰,周杰伦,如今很多人听着《可惜没如果》,《告白气球》,但是很少再有人去听许嵩了。
这样也没什么错,只是心里,还是会默默为自己曾经的喜欢,留下一处空地。不愿忘记自己的青春。
许嵩火的时候,我在读初中。
班级每堂课前要唱一首歌,老师说可以活跃气氛。现在想想,全班一起端端正正的坐好,跟着音乐一起唱《素颜》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一次语文课,课前放了许嵩的《对话老师》。语文老师上课时还问了我们歌叫什么名字,说这首歌不错,挺有意思的。
那时候的流行音乐好像都千篇一律,满大街的凤凰传奇和套马杆。
那时候,没有人唱中国风;没有人的音乐作词作曲混音后期全部原创;没有人的歌如此且贴近我们的心情,又远离我们的生活。
似乎一夜之间,身边的人都知道了唱《断桥残雪》的许嵩,都听过了他的歌。
高一时,同桌特别喜欢唱歌,各种流行歌。一到下课就开始对我唱,《江南》,《半城烟沙》,《南山忆》。当时的我们真是有趣。
有一天他唱《后会无期》,徐良和汪苏泷合唱的那首。唱到一半突然忘了词,我看着他发窘的脸,故意不露声色地接下下一句的歌词,
“一起走过的黑夜,变一地白雪。”
高中的语文老师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作文课,一篇范文讲的是许嵩,她觉得文笔很好。她当然不知道许嵩是谁,也不知道文章大多数句子,都是套用的许嵩的歌词。
她让我读一下这篇作文,朗诵的方式。
我一下很尴尬。这些和歌词差不多的句子,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朗诵出来。对我而言,它们更适合作为一串音符出现。
有人说许嵩的唱功差,有人说许嵩的词曲登不上台面,有人说许嵩的歌太非主流。
如今的原创歌手越来越多,草根音乐人数不胜数,民谣逐渐发展,蓬勃。许嵩的市场,早已不复当初。
可是,听了这么多年的许嵩的我,对与他的歌,我的耳朵早已分辨不出那些人说的所谓唱功,曲调。
我能听到的是,这就是我的青春。
我能感受到的是,这是一种情怀。
一次看到这样一段话: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怎么难么多人喜欢听非主流的歌。我就纳闷我听什么关你什么事。在我年少时,汪苏泷,徐良,许嵩,本兮,小贱星弟就是主流。”
谨以此文,向许嵩致敬。
也向我曾经的青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