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一好友聊起孩子教育的话题,并有幸获得了友这些年来的教育经验,现分享给大家:
从小学开始,我对女儿的要求就是,只要学习态度好,考试考多少分爸爸妈妈都不会怪你。所以,女儿从小学开始,对分数就没有压力。
我的经验就是: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
初中了,我告诉女儿,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比如,某次考试,你的真实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妈妈就会为你遗憾,因为你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
所以我和妻子对女儿的分数从来都是波澜不惊。100分也好,80分也罢,只要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就行。而且女儿的物质要求也从来不与分数、成绩挂钩。
因为这种挂钩很容易培养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离了学习和生活的本质。
从女儿懂事开始,身上就不缺零钱,家里的小盒子里,我和妻子也常给放了几百元零钱备用。
因为我的理念是,在当今充满诱惑的时代,孩子不缺钱、不缺爱,到外面走弯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我们觉得,享受生活,不要说等你长大以后,而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以前,我们经常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好报答父母”,我认为,这种说法有点偏隘,对父母的报答不是很高的分数,而是从现在开始,好好的过好每一天。
所以,学习只是女儿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电影、打扮漂亮、或者跟同学一起出去走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等等。只有让孩子的童年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她的激情才能得到充分的燃烧。
从女儿上初中开始,我就想方设法的鼓励她多看书,看有益的书籍。比如《自立》、《草房子》、《我们的青葱岁月》等,因为阅读经典是孩子认识人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孩子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
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
刚开始读的时候,也许会找不着感觉,但读上两三本,就会找到节奏。
从阶段性的作用上讲,阅读经典可以使语文成绩提高十分左右,这十分左右对于中考来说,是多么重要。
现在的孩子叛逆心极重,女儿也不例外。
比如阅读,听音乐这些事情,有些时候她想休息了,就会感到很厌倦了,这个时候,我和妻子都会尊重她的选择,不过分要求于她。
从小,我和妻子就有意识地培养女儿的独立性。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可以有很多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长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比如:女儿五岁的时候,天气很热,从幼儿园出来,很渴,想要喝饮料。妻子给她钱,让我自己去买。女儿害怕,因为从未尝试过,就不肯自己去。
妻子告诉她: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去买,然后喝。一是自己不去买,那就忍着,回家再喝水。女儿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不去买,忍着。妻子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就尊重了女儿。
小学时,放学下雨了,妻子从来不会主动送伞。她知道,女儿总会想办法的,比如,和同学共用,比如在教室里先做作业,比如去超市里避雨,顺便逛一逛超市。因为,女儿曾对妈妈说过,妈妈,你放心,我会想到办法
就这样,我和妻子一直都尊重女儿的选择,不作负面评价。就是这样,女儿一路思考,爸爸妈妈一路尊重,等到女儿渐渐长大了,遇事不逃避,勇于承担,有自己的主见。
另外,只要在可控范围内,我和妻子都会选择放手。
比如,让女儿独立去完成一件事,可能初试的效果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
如果,你让她做,用她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我和妻子适时的选择示弱,把机会让给女儿,并及时鼓励肯定她。我们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
女儿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才能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长江后浪拍前浪,做为父母,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被孩子拍死在沙滩上。
中华民族是个谦逊的民族。在教育孩子方面,却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
当女儿对的时候,我和妻子会及时肯定她,表扬她。
当女儿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事论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旧账。正确面对事情,改正就好。事情过了,继续过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的延伸。
听完朋友的一席话,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