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再次启程前

知行合一

笔者来京一年有余,在五环外居住,自号京郊散客。

大学毕业后,半路出家当了技术,至此一年有余,又逢辞职在家,别无他事,回想过去种种际遇,留个总结与念想。

毕业时首先选了北京,因为和自己家近些。年少时也和北京亲戚走的比较近,在学校也练就了一口不上不下的北京腔,自认为和北京还是有缘分的。

彼时还没有“风口”和“猪”的说法,去北京做技术是真的自己想试试的路,为此放弃了考英语出国的路子。如果说为什么不走“海外派”的路子,完全说不清,就像男人说不清为什么对初恋念念不忘一样,可能是天注定吧。

印象中的北京是老舍笔下梨香兔爷闹的秋天,是王小波“行走在寂静里”难得的诗意,是姜文阳光灿烂的躁动。

初到北京,又看了一眼天安门,看了看南锣鼓巷,没了北京味道。和大学的朋友相约北海,看到四面八方人来人往,胡同小巷也不见饭后闲茶的北京土著,不觉得没了什么兴趣。当时所见所闻皆不是印象里的样子,所思所想也感觉不到这个古都的沉重,似乎他所承受的一切都被人们的欲望淹没,你一拍,我一笑,管他那个皇帝在哪撒过尿。

而上班后的北京变得更加简约,就是自己去上班的那几条街道,经常光顾的几个饭馆,还有数不清的车车车,人人人。这个城市和我似乎真的建立不了什么关系,到了深夜看着街灯,我觉得孤独,也觉得这个城市比我更孤独。

斯人已去,没了旧事,还有新生。

如今的北京,政治关系着天气,互联网产业代替房地产形成新的投资方向,五道口成了大宇宙中心,中关村创业街的咖啡店每天都有着改变世界的话题。每天的生活要不就是娱乐至死,要不就是奋战到天亮。节奏之快如风刃般,隐约里还有一丝血味。

其实一直做的项目并不是去公司时谈起的那个东西,好在有三五好友,你我相知,一起奋战下来也是颇有感慨。自己也是,在技术上坑过别人,坑过自己,最后还算不错,全力输出,然后全身而退。

有好的队友是人生一幸事。我很感谢那些我坑过的,和帮助过我的同事。

为了项目,也曾通宵达旦,到了早上有种完全付出的兴奋感,但随之而来的是身体的不安,和没有目标的质疑。在此要感谢我父母家人健康的身体,和较淳朴的家风。没有太多生活负担,一个人走的久了就想要寻求生存的意义。这或许和Fenng大去丁香园有些许雷同。

有时也在想是否到此为止,不再做技术。确实,身体健康不可忽视。但回顾自己的生活节奏,也是乱的一踏糊涂,不分主次,也没有自控。心里面也总对新的语言和规范念念不忘,如上文所言,这就是命。至于什么时候不做,不知,知行合一,不知道的答案就在以后再讨论好了。

一年至此,看着身边的人,事,也明白了一些事情。

分重要性,身体第一,做事第二。

做事,忠诚第一,意义第二。

为此,再次择业时选择好方向很重要,也算为了不忘初衷。

闲赋在家不免节奏慢了下来,连感情也趋于感性,下次起笔就写一些技术和产品,产品和情怀的事情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周末,阳光正好,心绪淡然,我沉于阳光里,思绪已无所踪了。恰那一刻电话想起,漂了眼,是小姑姑,赶忙接起来。 ...
    紫苏叶子妖阅读 320评论 0 0
  • 感恩今早收到陕西寄来的满满一盒黑布林,谢谢老公的同事,香甜可口,汁多皮薄,谢谢! 感恩昨天第一次尝试做的肉包居然也...
    菡萏拥红妆阅读 334评论 0 3
  • 1.什么是好声音 1.1好声音的标准: 1)科学的用声;2)规范的吐字。当一个人的声音符合这两个标准时,都可以定义...
    莫小鹏阅读 3,783评论 0 9
  • 客体关系第二次关键词整理,我们又深入了解了很多对成长具有意义的词汇,到这个阶段,如何真正理解之并在生活中应用,是很...
    团的花园阅读 422评论 0 0
  • 论如何处理两个人彼此的异性朋友在彼此心里是什么样的状态 其实两个人最好的状态是,允许对方有各自的男女朋友,但是你却...
    新蕾阅读 1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