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这还是工作以后第一次参加如此规格的会议,会议的整个过程,从报到、上课、会场布置、餐点、课程内容无一不让我产生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
一天的会议结束,我收获颇丰,尤其是上午李萍教授的分享,更是让我久久难以忘记,这里面有喜悦、有感动、有思考、有方向。
喜悦的地方在于,我意外发现原来她的很多理念和思路跟我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原来她提炼总结出来的内容我其实已经在尝试和运用了,只是尚未形成体系,这对我而言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原来我之前的努力并非无用功。这个部分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1、聚焦。
她用这个内容作为导入,分享了一个公式,表现=能力-干扰。其实这个内容跟我在前天分享的咨询札记中提到的“其实我们并非没有力量,而是用错了力量”是一个意思,最直观的呈现方式就是情景模拟。当然,在这里这个干扰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对内,因为没有目标,所以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可能是玩游戏、听音乐,也可能是因为看到别人很努力自己却提不起劲儿而焦虑,外部的干扰可能是父母老师的“你现在的成绩排名是这样,按照惯例可以上····”。
2、生命之花。
运用生命平衡轮让学生发现自我、探索自我、指导自我,尽管我做的几次尝试并未达到我所期待的效果,但至少我尝试了而且哪怕我还不清楚卡点究竟在哪里我依然相信这是个很棒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方式。
经由她的分享,我发现原来我之前犯了极端化的错误,要么直接到生命终结,要么直接对准高考,忽略了对当事人身份角色部分的探讨和细化,我以为当我问出来“想想看,你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生活,跟什么样的人一起”就算是完成定位和聚焦的工作了,但其实根本不是。
而之所以这个方式对我有用但是对他们来说没啥大用,问题就出在这里,缺少了对焦,其实仔细想想,我似乎也只有在那次关于“假如就还只可以当一年的心理老师,那么有什么事情是我一直想做但却没有做的呢”的探索中才最有触动,因为聚焦,所以内容很具体落地,而这是非常重要的。
3、细化目标。
把目标最终落脚到每天可以做的3件事情上来。
感动的地方在于我对自己又多了一份了解。比如如何破除“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卡点。
这个问题困扰我挺久了,而很多的方法我都觉得有些虚、不落地,但是昨天老师分享的从众多词语中找到三个并将其组句子的方式我觉得特别棒!
我当时选择的是“独立”、“爱”、“成就感”这三个词,我组的句子是“我是一个独立的且有爱的可以帮助别人拥有成就感的人!”从选这些词到组成句子再到我直接当众说出来,我的整个身体尤其是四肢都是麻的,这份感觉在我的身体里停留了很久,让我一下子想到魔法导师,助力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成就者的这个梦想以及帮助疏通亲子关系的管道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流动更顺畅的亲子导师的梦想。
这个体验不错,下次我可以试试看。
关于思考和方向走而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人。
在这里有三个点,首先是上面的身份角色的部分,也就是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高中生的自我身份认同,其次是下面的两支,一支是天赋才干,属于先天,一支则是后天的培养努力,她分享到我们过于重视后天而忽略了先天,她举了个训练让猪上树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
2、中学生涯教育的三个重点思路。
首先是找到自己、做自己而不是别人,其次是开拓无限的可能性而不是定位,第三是培养选择的恩呢管理,而不是考分。
关于这一点又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生涯教育的目标究竟是“取长补短”还是“扬长避短”,以前似乎一直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补短”上,而现在似乎很多时候在提倡我们如何更好的“扬长”,侧重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又或者这并不矛盾,不过是分阶段,关于这一点我暂时还没有答案。
3、生命之花在职场以及婚姻中的应用
比如,评上职称要做的事以及幸福婚姻与家庭要做的事,这让我想起金燕在三八节组织巾帼创业促进会活动以及我们县第二届心理健康辅导员活动时就曾运用了这个内容,尽管我是老早就知道了这个内容,也在运用和分享,但是却一直停留在固有的形式上,缺少灵活变通,这正好是我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
除了李平教授的分享,二中的经验分享中提到了高一年级的拓展训练以及他们已经成体系的生涯规划发展的思路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也许我当下尤其是仅凭一己之力还做不到那样,但我不会再轻易否定我自己否定我的想法了,能做多少做多少,做总比不做要强。
其次,示范课中《我的大学》的内容给到我一个触动,也让我开始思考一个内容“懒”和“勤”的问题。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勤”学生“懒”,而体验式的学生参与式的课堂则是学生“勤”老师“懒”,之前每当要分享一个新的主题时我都会很有压力,很忐忑,觉得自己知识储备和能力还不够,但是这个课让我突然觉察到,之所以课堂效果并不如我预期的那样,其实是我的这种思维模式导致的,我太想要用完美、事无巨细来“证明”自己了,但这却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开心的一份觉察,我想就从下节课开始吧,我要试着让自己变得“懒”一点。
最后,是关于一个习惯引发的对自己的觉察,昨天上午因为课程内容特别好,担心自己会遗忘,所以一直在拍课件,结果上午下课手机就提示只有10%的电量了,尽管中午我见人就借充电器,但遗憾的是我的手机最终还是自动关机了。整个下午我都很懊恼,因为我有两个充电宝,而且还有某人特地为我买的录音笔,结果我竟然一个都没拿,我的手机电量本来就不太耐,可我竟然完全没有想到要拿个充电器或者充电宝什么的。
按道理说,当我提前一天下午接到要开会的通知时,我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我把高一的四节课跟下周的音乐课换了一下,我安排高二把之前那部电影的后半部分看完,我还跟人调换了文明交通岗的执勤时间,我考虑到了时间、本子、笔、水杯,但是却完全忘记了电量以及录音笔的事,这个好奇妙。
或许因为我听到的是会议,而在我心目中,会议只需要本子就好了,也不会有什么值得我记录的内容,此外,关于录音的部分,我发现很多时候,录音只是为了心安,真正回听的很少,似乎到目前为止,我只听过一次自己的课程录音,还有其实我很不喜欢微信里那铺天盖地的海量消息,有时甚至有些恐惧,所以我还是很期待自己可以过那种没有手机电话的生活的,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我的潜意识就自动为我选择了忽略了。真实奇妙而又忠诚的潜意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