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常听大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上学时,老师教给我们形容人知识渊博的词也有“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更不要说我们常常引用的名言警句。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普希金说过:“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的确,书中自有万千世界,打开一本书,就如同打开一扇门,涌入眼帘的是门外的风景。有时像遇见了老朋友,有时忍不住对作者精巧的构思拍案叫绝。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特别的存在吧,就连送朋友礼物时,送书也常常是体现心意与品味的选择。
因此,很难想象要对书籍进行断舍离。那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藏书难道不是越多越好吗?今天听《砰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音频讲到这一部分时,我就怀着这样的疑问。《砰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是日本整理师麻理惠女士所著的。其实近些年整理类的书屡见不鲜,她的书也已经风靡好一阵了,或许简书很多朋友都已经阅读过。我是最近在听喜马拉雅音频的过程中,看到有该书音频的推荐,觉得很有意思,就连续听了好几天。
讲到书籍的整理时,她先对书籍进行了定义。不同于以往带有光环的褒扬话语,她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书籍,就是一叠纸,在纸上印上文字,把印字的纸集中装订起来就成了书。通过阅读纸上的文字,使人获取信息和知识,这就是书籍的真正作用。”乍一听感觉这样的定义过于冰冷,但仔细一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尤其是现在,网上购书十分方便,我们很容易就会购进一大批书,大部分书对我们的意义就是如此而已,让自己一看就会感到心动的书并不多。麻理惠女士不是教唆我们去丢掉很多有益的书,相反,她对于书籍十分虔诚。在判断书籍的弃留之前,她会首先双手合十,然后再将书全部从书架上取下来,分类别摆在地面上。为什么要把书取出来呢?这是因为,书在书架上处于无人问津的休眠状态,只有将其取出来、唤醒它,才能更好地判断自己对这本书是否有心动感。尤其是对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想一想,书架上陈列的全都是自己心爱的书,这种滋味一定很令人陶醉吧!
选择丢弃自己不喜欢的书尚且可以做到,那么丢弃未读书可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了。“总有一天会读到吧。”很多人这样对麻理惠女士说道。她告诉大家,书其实也有阅读期限,你与它相遇的那一刻是最好的阅读时机。她相信很多人买来一些书,在购买的那一刻是真的想读,可是不知怎么错过了阅读时机,以后……以后你再也不会读了。一般读物也好,实用书籍(英语书、食谱等)也罢,摸一摸这本书,看看它的封面是否让你有心动感。如果没有,就大胆丢弃吧(笔者还是不建议丢书的行为,如果想要对书籍进行断舍离,也可以选择赠书、捐书等方式)。我对麻理惠女士整理书籍所持的态度并非全盘接受,但是她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也许进行一次书籍整理,我们就会对书籍有新的看法:明确哪些书是可以百看不厌的、哪些是看过一次就好的、哪些是完全没有必要购买的。在以后购书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买那些真正让自己心动的书,而一时畅销的书,看个电子版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