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来,一直处于纠结焦虑的状态。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真的好难。因为女儿的选科。
有一个同事的孩子,已经读高二了,在她的孩子高一升高二,开始选科的时候,她曾经说了一句很吓人的话。她说:选科,某种程度上就是为孩子的人生选择了一条路。
当时我是被这句话吓到了。那时候我女儿还没高中入学,我还不必要去了解选科,也没有选科的概念,于是想:不就是个选科吗?有那么重要吗?有那么可怕吗?
没想到我女儿这一届高一,选科比去年来得更早一些。一个学期一结束,老师就要求登录网站预选科。寒假一结束,立刻开家长会,说要在两周之内完成选科,分班。
就从那刻开始,我就失眠了。
目前的高二,是第一级经历选科的学生,所以,本省之内没有更多的参考。
高一的孩子,很难说对理想对人生有什么清晰的认识。而高一的家长,摸着石头过河,只能从一些笼统的数据里一知半解地去寻求答案。一个懵懂,一个迷茫,选科之难,仿佛是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
既然说到主题了,恐怕此处要啰嗦科普一番关于新高考和新高考之下的选科。
继浙江、上海试点之后,2017年又有四个省市(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加入到新高考的行列,未来几年还将有更多的省市加入到新高考。现行的高考制度大部分省市是文理分科,也就是3+X,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加上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实施新高考后,未来考生的夏季高考考试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即“3+3”。“3+3”科目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各科满分分值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纳入高考录取的等级考试科目,由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考试科目中选择3科。
简单说,就是语数英必考,然后再选另外三科,组成一个考生的高考得分。选择另外三科的过程,就是选科。
听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就选自己最厉害的三科就是。
然而并没有那么简单。
新高考实行“赋分制”,是指卷面分已经不是最终成绩,而是要根据考生卷面分在所有报考学生成绩的排名比例给出对应分数。考生基数越少,赋高分越难。
目前,浙江和上海都是按考生的百分位给等级赋分。譬如上海,等级考分11档,各科前5%的学生为A+,赋分70分,前6%~15%为A,赋分67分;浙江等级考分21档,各科前1%为1等级,赋分100分,前2%~3%为2等级,赋分97分)。
也就是说,考生卷面上考的分,并不是最终得分。最终得分,要看考生在人群中的位次,根据位次,按照一定的比例,得出最终得分。
一般情况下,因为物理这个学科的特点,一是难学,二是绝大多数985、211高校都欢迎选报物理的学生,所以,选择物理的,一般是有实力的高分学生。这样,选择物理科目获得的等级就可能比选其他科目低,很多考生就会考虑放弃物理。
也就是说,选科的时候如果选择了物理,意味着在能够获得更多大学录取机会的同时,也会出现高手云集物理选科,意味着选择了一群学霸做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意味着选择了一场硬碰硬的硬仗。
我们地区的学校,为了培养更出色的学生,惯用做法是,根据学生成绩,划分为,小小班,小大班,实验班,普通班。小小班聚集了整个级部的学霸精英。额外的管理,最棒的师资,最好的条件,真可以说是万众瞩目,寄托希望。何况还有学霸群体中的积极影响,强劲竞争,(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