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头正在读的《叔本华美学随笔》,其中一篇为《论大自然的美》。短小但读来颇有意趣。
从来知自然之美令人心旷神怡,可美自何处好像未曾细想过。真要说出眼前的景色何以让人神思不已,不过是高山巍峨,流水潺潺,草木洇润,花气袭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尔尔。人对美的理解其本质是什么?叔本华认为“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看到了大自然普遍的真理和前后一致”,即“在一处美丽的风景,所有的一切都完全合乎条理和逻辑”。这个解释似乎接近于古希腊人的审美理想。他们体会并认同“形式与美是彼此相应的”,美包含比例、和谐、秩序等概念。叔本华的解读启发我们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自然之美。作为哲学家,他谈自然之美是从其如何影响人的思维层面出发,通过自然所呈现出的高度逻辑性和严谨范式来激发出人对内心的某种“缺陷”、“不准确”的鞭笞。我把它理解为一种弥补和修复。叔本华进一步把这种人类的渺小感解释为自然勾勒的轮廓“是唯一长久存在的地形线条......只有高山才蔑视、抗拒衰败和朽坏,而这种衰败和朽坏却是席卷一切的,尤其是我们自己匆匆一现的肉身。”苏轼在元丰五年,月夜泛舟游黄州赤壁时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喟叹莫过是对此最佳的应和了。
叔本华赞叹大自然是多么的富有美感:“每一小块荒芜、野生、完全未经种植,亦即听其自然的地方—哪怕这是很小的一块——只要不曾受到人爪的亵弄,就会马上被大自然以最雅致、最讲究的方式装扮起来......”他将人类对自然的作用称为“人们膨胀自我的严厉监管”,对人企图主宰自然的审美意图(法式园林)嗤之以鼻。他认为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之美在于“它清晰地显示出不带认识力的生存意欲的客体化”。它的存在于它无关,它只是存在着,极致天真与朴实,有些天地无为的意思。因此他赞赏中国式园林的意趣,认为此虽人造,却法自然,相比法式园林更加接近自然之美。我读此节时,最有感受的是其中“认识力”一词。似乎叔本华眼中自然之美至珍至贵者莫过于此。我理解为人的认识力是人失衡、不规则、不圆满因而不够美的缘由。但人若无此力,由何来对自然之美的理解与鉴赏呢?“自然之美”是产生自人的认识力范畴的概念和价值判断。脱出此外,人与自然也就等尔同之,无可评判矣。由此,是否说明人之于自然之美永远只能企而望之,思之不得,成为永殇。于此检视人生,审美于感官体现为一种愉悦刺激,于精神则是一种深刻补偿。人类各个民族与文化的发展历史无一不是各自寻美的历程,故美应是一种原罪否?值得思索。
最后,叔本华很严肃的提出一个问题,我倒觉得今人读来更有意思。他问“为何在表现人的形体和面貌时,来自上方的光线绝对会使其产生美的效果,而从下面发出光线则发挥出不良的作用;但在表现大自然风景却恰恰相反”。联想到今日手机、自拍、美颜等设备与技术的普及,对各种拍照视角的吐槽,对人像审美的同质化现象的探讨,这真是一个绝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