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醒了,打开手机赶紧看写作群里更新的文章,韩爱华老师的《老人到底要不要扶》一下子吸引了我,看完后义愤填膺,睡意全无。不停地问自己:老人摔倒到底要不要扶呢?我们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昨天祁倩倩老师讲《金鹅》时,在拓展讨论环节抛出了三个问题:1.《金鹅》在好格林兄弟整理版中,主人公是靠着小矮人的帮助完成了国王的一次次要求,娶到了公主,并当了国王,那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你做了好事就一定有好的回报呢?2.马路上老人到底应不应该扶?扶了会怎样?不扶又会怎样?假如要扶,该如何扶?3.扶了以后,你得到了什么?
在讨论“老人摔倒了,到底应该不应该扶?”的问题时,听课的老师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扶?不扶?两种声音都有。最后,袁老师总结说,我们就是要把学生逼到道德的绝境,逼到道德的制高点,让孩子们认识到从道德的层面上来说,不扶不行,接下来再讨论“扶了会怎么样?不扶又会怎么样?假如要扶,该如何扶?”教会孩子是与非后,还要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说实话,昨天的讨论很成功,但是,我的内心却很难过。我经历过百口莫辩的煎熬,生活让我在不得不告诉自己:善良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活该!
韩老师说,“老人倒了要不要扶?”以前总感觉这是个话题,还和孩子讨论过,问儿子如果有个老人摔倒了,你要不要扶?儿子说:“当然要扶了!如果真的是病了还得打120呢。”当时听了,特别欣慰,如果自己的父母有一天有困难了,能碰见儿子这样的人多好!平常教育孩子一心向善,事不分大小,最好日行一善,儿子一直做得很好,在大街上吃东西都是把纸袋果皮拿着,看到垃圾桶再扔进去;看见乞讨者都会投钱给他们……
我们听听韩老师儿子经历了这次“扶老人”以后母子对话:“那你为什么要扶他呢?”“妈,一个老人摔倒了,我们能不扶吗?”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下意识的举动。“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扶不扶了?”“估计不会了!”
“下意识”说明什么?说明善良深深刻在孩子的心里,扶老人不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取证,是本能使然,这才是真正的“善良”,而不是理性思考过的“善良”。
我能想象得出来孩子扶了老人以后被一群人威胁,恐吓,讹诈时的无奈与后悔。
儿子一直说,没见过这么不论理的人,毕竟年轻,我们教育孩子向往美好的事情,并一直为此努力,很少看到社会不光明的一面,还说,我要是不扶他啥事也没有。
我们一直教育孩子:现实生活中付出的善意不一定会像小傻瓜一样得到这么多的回报,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对子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孩子来说,怎么快乐的起来?
在我们的小县城,刚参加工作工资也就是两千多一点,扶了老人一下子就被讹一千块钱不说,还面临着一群道德沦丧的人的围攻,孩子内心的伤害该有多大?
韩老师也说出了我的心声,“老人到底该不该扶?”,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或许在过去千百年来,这只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但简单细微之处彰显出的却是整个社会道德的大问题,遗憾的是看起来如今这已经成了一个奢侈的社会公德,甚至可能会让心存善意和道德良知的“好人”们身心受伤,甚至倾家荡产。跌倒老人该不该扶被全社会、被公众、被媒体热烈讨论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某种程度上这个社会的公德已经破产了。显然,很多人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这确实很让人纠结。如果有一天自己家的老人倒在了大街上,无人问津怎么办?如果有一天我们老了,倒在了地上,无人关注该怎么办?
悲哉!一千块钱换取道德的沦丧,一千块钱讹诈了一代人的善良!作为教育者我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呢?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