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参加了些同学聚会和朋友聚会,发现了一个现象:身边那些在世俗眼中“晚婚”的女性朋友,谈起生活时,脸上似乎少了些怨气和拧巴,多了些舒张和包容。
我也是39岁时相亲100多人,才遇见愿意共度余生的伴侣。在此之前,身边总有人说“大龄未婚就是失败”,可我见过太多闪婚闪离的年轻姑娘,也见过中年才步入婚姻,却把日子过得很丝滑的朋友。
晚婚,在我眼中,从来不是命运的惩罚,而是上天的慷慨:它让你在跌跌撞撞中看清生活的本质,在独自前行中读懂自己,最终带着清醒的认知,去奔赴一场有准备的幸福。
如果你也是晚婚,或者目前仍然单身,那你身上一定也有以下几重优势和清醒,只是,无所察觉而已。而这几重清醒,总有一天将带你走向幸福。
第一重清醒:对爱情祛魅,不再追求荷尔蒙婚姻,而是战友联盟
在笃信“有情饮水饱”,以为爱情便是婚姻全部的年纪,你参加了许多轰轰烈烈的婚礼,你羡慕的劲头都还没过,那个以为嫁给真爱就会幸福的美丽新娘,就转头跟你哭诉,当初是如何被爱情冲昏头脑,瞎了眼。
你目睹了许多眼里有光的姑娘,是如何在婚姻里吃尽了爱情的苦之后,眼神变得暗淡的。这份“见多识广”的阅历,教会你:那些仅仅为爱一时冲动而结成的婚姻,往往在现实的礁石上撞得粉碎。
然后,你明白,成熟的婚姻,应该把爱情当作锦上添花,而非救命稻草。就像两个并肩作战的士兵,你递过来的不是玫瑰,而是一把擦好的枪;他回馈的不是情话,而是背靠背时的坚定。
第二重清醒:需求觉醒了,不再是条件清单,而是灵魂校准
你在20多岁时,择偶标准可以写满两张A4,但基本都聚焦于外在的光芒,比如长相有多帅气,物质有多优渥,能力有多优秀。现在的你,就不同了,阅历的沉淀让你穿透表象,明白了“人品”才是择偶的核心。
你明白人非完美,所以在婚前,你懂得睁大双眼,用放大镜审视对方的缺点,比如,你可以接受他偶尔晚归,但不能接受欺骗;可以接受他喝酒,但不能忍受抽烟,等等。所有的缺点被你放大十倍,甚至百倍之后,你仍然能接受,所以在婚后,这些曾备你考验过底线的毛病,为省掉了许多雷区。
更重要的是,你更清晰地勾勒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图景,更懂得寻找价值观契合的伴侣。
你不再好高骛远,盲目地盯着那些所谓的豪门或成功人士;亦不再被“圣母心”驱使,幻想自己能拯救一个现在落魄将来有可能辉煌的人。
而是你有了更成熟的选择:不让自己心累地攀附不属于自己的阶层,也不让自己被甜言蜜语或者一时的心软,拖垮人生。你明白,门当户对,永远是婚姻稳固的根本,所以你看中彼此的价值观和共同点,然后在婚后去实现1加1大于等于的2的结果。
第三重清醒:一旦寻得良人,便更懂得要去珍惜。
在此之前,你历经寻觅,深知相遇不易,既然遇上,就更懂得如何去珍惜。
你见多了婚内吵吵闹闹的场景之后明白,结婚并不是两个人完全重贴,而是有一部分相交。相交部分之外,有彼此更大的人生。
所以,你拥有经营婚姻智慧:就是不试图去管他,不试图改变他,越给彼此空间,亲密度就越高。
你的珍惜,让你知足,常乐,你感受到了婚后的幸福,也发现自己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写在最后:
只要不放弃,时间会给答案,晚一点,又何妨?
我见过23岁就把婚姻经营得像教科书的姑娘,也见过40岁依然在婚姻里跌跌撞撞的人。幸福从来与年龄无关,只与清醒有关。就像农民不会在冬天播种,成熟的人懂得等待合适的季节。
如果你现在依然单身,别着急。那些在相亲桌上积累的经验,在独处时沉淀的思考,都会变成你的导航系统。
当有一天对的人出现,你会带着清晰的地图,笃定地走向他,说:"我准备好啦。"
毕竟,好的婚姻不是将就的产物,而是时间筛选后的精准匹配。就像酿酒,年份够了,滋味自然醇厚。
晚一点又何妨?总好过匆匆开瓶,发现里面装的是劣质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