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是一个38岁的中年妇女了,如果你看到她本人可能不会相信她有38岁,娃娃脸的人就是有资本装嫩,这可能也是我一直心向往之的,可惜没有……加上她个子小小的,所以有时候她装可爱我们也不觉得违和。
我和她共事刚刚半年的时间,但感觉已经把她从头到脚都看穿了,哈哈我这个人看人就是非常毒眼。其实这半年,前面三个月是面对面,后面三个月受疫情影响就是通过线上交流的。细想想,感觉前后对她的印象反差还是挺大的。前面三个月感觉她是一个特别热情,非常正能量的人。呃,很多非常典型的例子可以映射出她这一方面。
比如说每次校长开销售会议时,她永远是报标最多的人,而且每次都是信心满满。而当我咨完一个家长没有立刻签单时,她也永远是第一个鼓励你的人。还有每次领导下发一个什么决策或者文件的时候,她永远是第一个回复加关注的人。前面三个月一直都处在她这种满满正能量的圈子里,让我感觉生活特别美好,同事特别亲切,公司特别温暖,团队特别积极。
但是后面到了线上交流的时候,感觉她好像变味了。不知是不是隔着屏幕的我更冷静了,有种隔岸观虎斗的感觉。当办公变成了在家办公,例会也变成了线上会,一切只能通过语音和文字的方式来进行交流的时候,看同事的表现就觉得她有点过于好大喜功,而且有点过于阿谀奉承了。比如说公司临时决定的线下课转为线上课时,没有征求家长的意见就直接通知班级群扣课时,激起了家长的反对和质疑之声。校长开例会询问我们意见时,我和另一位同事都说可以在班级群征求家长的意愿度,但是校长拒绝,而是决定让我们一对一私下去安抚每个家长并进行沟通,但是我这个同事却在附和校长的提议,结果就是家长觉得我们为什么不公开在班级群发声而是要私下去沟通,觉得我们有什么阴谋。后来的每天每天开例会时我都有提出声音是否这个线上课决定可以再斟酌一二,一直持续了整整两周,但这个同事却每次都是附和,这让我有一丝丝不耻。还有一次是开全体会议时,在面对高层的提问时,她居然抢功,把所有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这也让我觉得她有点太爱表现了。
当慢慢越来越多时间的观察后,总结一个字就是“唠”,每次开会就她跟校长话最多。要是需要细细剖析的话,她是一个比较有心机的人,所以对待同事真的不能掏心掏肺,能防则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