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事情变容易了,那你可要小心,可能你根本没有进步。
生活本质是一场打怪升级的游戏。
打的怪足够多,积攒足够数量的经验,才能升级。
不同难度,经验不同。难度高经验多,难度低经验少。
工作也遵循相似的原理。想进入职场下一阶段,就要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
更高的难度,意味着更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技能,更全面的思考。
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踏上新的台阶。
容易是因为你熟悉
很多时候,工作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应对。
其实是对工作不熟,对要做的事不熟。
对于工作环节和具体事情的熟悉程度。决定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找到解决办法,找到问题原因的速度。
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熟悉自己的工作。对于工作多数人,只是知道操作方法,操作流程,操作事项。但涉及事件的成因,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所以当任务条件发生改变。就会显得十分的慌张,不知道如何处理。
初中课本上的卖油翁:“无他唯手熟尔。”
是因为对油自钱币口入葫芦,这件事极其的熟悉。所以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可以轻而易举的展示出来。
当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掌控到位,都认真的思考,具体的操作都进行了预演推敲。那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能轻松的应对,也能在出现棘手问题时,有备选方案。
在工作中如果能对任务十分了解,那么工作就会变的容易。
职场上说的工作经验,就是对工作的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致相同。接触问题越多,次数越多,就会越娴熟。
继续从事同样的工作。工作技能、操作方法,就可以直接迁移,成为下次工作的积累,能更快的适应工作,进入状态。
HR、公司老板需要有经验、业务能力强的职员。其实就是有实际经验,能快速解决各种的问题的职员。
容易需要继续学习
当觉得事情容易处理,说明具备处理对应事情的能力。
只有拥有相关的知识、经历、能力,才能在遇到对应的事情,快速找到对策,从容应对。
遇到问题,人们首先感到陌生。推脱、逃避、质疑等想法,会突然出现在脑海里。面对未知的事,人的本能是抗拒的。
如果是做过的事,你就会感觉很放松。因为之前遇见过这个问题,所以有对应的解决办法,心情也会变得平静。
事情从不熟悉的“学习区”,经历探索、思考、到最后解决,变成“舒适区”,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学习区有太多不确定性,需要不断的尝试探索,舒适区就会感觉舒服的多。但也就意味着,没有办法获取更多知识。
越是熟悉的事,进步的空间就越小。一直重复熟悉的事,生活会变的容易,但成长的速度却会放缓。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也是留给有实力的人的。
工作是反本能的行为。大部分时间,需要解决不熟悉的任务,不断的思考和尝试,才能确认最终方案。
在思考和尝试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和精进,对事物的认知更加深刻。
如果感到容易,就需要调整节奏和学习方式。因为容易是成长放缓的标志。
一切是在变化的
生活的本质是不断的迎接变化,适应变化,应对变化。
因为变化的存在,所以需要新的尝试,需要改进方案,需要打破常规。
事情总有调整的空间,只有抱着“郑重”、“认真”的态度学习,不断获得新知识。
才能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学习是让人感到痛苦的事。本质是与不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
面对未知,人天生排斥。处理熟悉的事,才符合人性本身。
新事物的学习,是大量新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对一大片新区域的探索。
因为没有任何经验,将会面临海量的知识,需要接收和理解。当新知识和旧知识体系相矛盾时,将会对思维产生巨大的冲击,增加学习难度。
不断的学习,不断自我否定,不断自我重塑。接收新的知识,使用新的知识,才能让自己和这个变化的世界保持同步。
世界的变化速度太快了,只要稍微不努力,就会被丢在时代车轮的后面。这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生活一直在提升难度
生活是在慢慢提升难度的。
回头看看你会发现,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遇到感觉窒息的困难。
总会感觉,这就人此生最难熬的时刻。逢人会说当下处境多么困难,生活有多不容易。
拼命想办法,找对策。当问题解决了,就会发现,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生活中很多的问题是探索型的。在探索的过程中,让人感觉困难无比、无从下手。需要经过多次尝试和努力,才能解决问题,走到最后。
过程的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怎么落脚合适,做什么决定更好,用什么方法更恰当。
但回首看来,那条通往终点的路清晰明了,感觉非常容易。
生活的问题像是证明题,容易论证结果的对错。但过程的求解,需要不断的思考,仔细的推导,会的人就容易做,不会的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随着年纪的增长,问题也会越加困难。
每次出现新的问题,都将涉及更多未曾探索的领域。你需要在不同的学科里,辗转跳跃,综合思考,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如果生活太容易了,说明并没有在成长。
1、容易是因为你熟悉了
2、一切容易起来,就要开始新的学习
3、变化是常态,不断成长是应对方法
4、生活一直在变难,但问题也终将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