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这样评价巴菲特:“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陈道明为江一燕写的序中说道:“我希望你再忙,也要有时间读书和学习。韶光易逝,刹那芳华,皮相给你的充其量是数年的光鲜,但除此之外,你更需要的是你在一生中都能源源不断给你带来优雅和安宁的力量。”
读书,就是陪我们一生的力量。
我们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也在想方设法地去多读书。可是,你是不是也有很多的困惑,越来越没时间读书?越来越读不进书?读过的书根本不记得多少,读过就忘?读完了书,好像也没有什么改变,无法应用到生活?
直到我读完《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让我有了这些困境的方法。
《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的作者是李源,最早听到他的名字,是在《逻辑思维》节目,他做知识策划人。他给自己的标签是“读书人李源”。
那么《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又讲了些什么呢?
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干货的,对我有启发和意义的内容可以概括为选书、精读。
01 如何选书
和大多数讲读书的书一样,这本书也将选书作为读书的第一前提,选得一本好书,胜于读几本烂书。
和其他说不同的地方在于,读书人李源也提供了一个整理“库存”书籍的方法——那些我们头脑一热、凑单、书店活动满减等情况下买的书。
对于旧书,消除冗余,整理书架。
对于旧书,读书人李源的方法就是断舍离,不读烂书和没必要的书,只读好书。
如何断舍离挑出好书?
挑出喜欢的书、挑出同一个作者有两本书以上的书,其他的书就不是“你需要的好书”。
对于新书,根据领域,选择作者。
对于想要读的新书,根据要读书的领域,找到这个领域的三个人。
开创者(一个领域开宗立派的人)、分歧者(一个领域跨界到其他领域的人)、综合者(一个领域内核心论点总结综合的人)。
只需要找到三个人,读他们的书,这样就能快速地掌握一个知识领域的基本情况。
比如要读经济学领域,那么可以阅读开创者亚当·斯密斯的《国富论》,分歧者罗纳德·科斯的《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综合者张五常的《卖桔者言》三本书,就可以快速掌握经济学领域的基本情况。
选书是前提,精读是重点。
02 如何精读
读书,最重要的是带着问题读书。这句话是个读书的人都听过,我们从小到大在学校里估计也听过无数遍了。如何提出问题,一直都是我们读书路上的绊脚石。
读书人李源老师的两种精读方法,本质就是两种教你如何提出问题,带问题读书的方法。
第一种,顺从作者,从头到尾的独木舟精读法。
独木舟精读法就是顺着作者思路,从头到尾的读书。
在读完序章和第一章的时候,提出5-10个与作者思路有关的“是什么”的问题。问题之所以是问题,是你不知道答案。如果心中知道了答案,不提也罢。
读完全书的三分之一的时候,提出5-10个依旧要与作者思路和内容有关的“为什么”的问题。
如此,我们就可以做到带着问题读书。
读书,就是一个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与问题答案无关的部分,我们可以快速地略过或者粗读。与问题答案有关,则细细品味。
第二种,不顺从作者,跳着读的核潜艇精读法。
核潜艇精读法,顾名思义就是像核潜艇,什么时候潜入海底,什么时候浮出水面,都由读者决定。不顺着作者思路,跳着读书。
先读全书的最后三分之一的内容,这部分往往是小说的高潮,论述的结论。读完之后,我们往往会产生较多的疑问,这里为什么,那边是什么?
既然问题产生了,接下来就是看目录,读和问题有关的章节寻找答案。
带着问题去阅读,事半功倍。
如果这本书你读完最后的三分之一,竟然没有问题,恭喜你,赚大了。你节省了读前面三分之二的时间,这本书于你而言就是烂书,是不需要的书。
思维模型法,底层理解一本书的核心知识
掌握人类底层的“思维模型”,是你阅读速度提升的关键点。人类底层
的思维模型就是严父思维和慈母思维。
严父思维强调个人奋斗的力量,慈母思维强调集体的力量。
根据作者的论述,这两个思维模型基本上涵盖了人文社科领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话题,掌握了这两个思维,就能从底层逻辑上迅速的找出一本书作者的很多关键信息,如作者的核心论点,在书里的核心观点等。
从根本上理解了一本书的核心论点,阅读速度会呈指数级增长,阅读效果也会飞速提升。
03 写在最后
这本书其实还有一点内容是知识库管理,与我而言作用不大。
这本书的两种精读方法,对我的感触很深,启发也是最大的部分。终于,我找到一种可以怎么提问的方法。
网上很多学习类书籍和视频,有的看封面和目录提出问题,有的看序章提问题,像核潜艇精读法的提问方式,确实第一次听说。
读书其实最重要的是行动,读书的方法论我们从小都在听,然而我们依旧一年都读不了几本书,甚至好几年不读书。
愿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