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候开始,最开始的文学启蒙在于家中那一本本厚厚的古籍,最喜欢愿意去翻阅自然是《红楼梦》。记得家里当时有《骆驼祥子》《鲁滨孙漂流记》,这三部书开启了我西方文学、古典文学和近现代文学的所有探索。每一年的寒假暑假没事做,都会将这几本书反反复复的翻看数遍,以至于到现在不能说背诵,但情节确实一清二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于故事的理解自然不同。
以《红楼梦》为例,自小学三年级开始,我便捧着厚厚的古本开始研读,生僻的古文看的云里雾里,犹如隔岸看花,越看越花。所以我就净挑些宝黛之间相处的片段,以及宴会的场景来看,毕竟我是个地道的吃货。有时候没有前因后果,看不懂宝黛之间的小情绪,倒也把前前后后都给看了。一年与一年不同,初时是隔岸看花,不过看个热闹,当故事书一般看完了。但后来能看的懂的字词越来越多,接受能力也有些提升,便渐渐看多了人物,模糊的猜测,也大致梳理出那庞大的家族体系,再与全书的新文对照过去,总算摸到了《红楼梦》的骨架。
再大些,小时最喜爱的林黛玉因为她清冷孤高,却全心爱恋不可得。最厌恶宝钗,带着有色眼镜看她的雍容大方。但渐渐成熟的我后来明白了宝钗的美就在于她与黛玉不同的大气。后来又喜爱上麝月的聪慧,在宝玉那群丫头里,她不比袭人玲珑,不比晴雯泼辣,但她妥当,安然,不肖想宝玉,尽职本分的做自己的丫鬟,却不失气骨。书中有一情节,麝月为宝玉梳头,晴雯输了钱进房取钱,看着这场景冷笑一声“还梳上头了”麝月仍充耳不闻,安安稳稳的把头梳好。晴雯拿了钱扭身出去了(或者摔帘而去)。再到爱上那个坚毅的探春,出身不足心气却是高傲,她高傲得有骨气,高傲得有手腕。这样反反复复读下来在人物解读方面随心境、阅历而变,便是渐入佳境了。
再到这两年,再读红楼,加上旁读些红学大家们对红楼的解析与注解,方知以往有些不明的东西乃是草灰蛇线,一物一景自有深意,人物设置也并非偶然。对红楼里的枝枝末末也更感兴趣了,不再将红楼当做简单的爱情小说来看。《红楼梦》俨然就是一本古代风俗大典,服饰大典,饮食文化大典........但让人遗憾的是,作为中文人,许多人甚至没有好好看过红楼梦,就算看过,也是斩其经脉,剃除血肉,只留下干瘦的骨架,简言之就是白话译本,孩童读本。别说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有多少中文人把四大名著读全了。其实我也只是略略读过,实在遗憾。
幼时的读书经历不过隔岸看花,乱花迷人眼,看到什么便是什么,囫囵吞枣的读了一堆,却不知道有何作用。到现在也是略略看些,并无系统完整的看过一本书籍。自我感觉涉猎虽多,但真要系统梳理,便是要出大问题的,缺胳膊少腿,这便是幼时没得到有效指导的缘故。
现在阅读却支持一方面大量涉猎不同书籍,让自己保持旺盛的新鲜感,和读书的兴趣。在快餐时代的今天,避免不了爆炸式的接受各种信息。虽然我对时事一直后知后觉,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便在于他历时不衰,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便从脑海中闪过,给你以智慧的指引。一方面将一本书慢慢读完,再反复的去推敲,去寻找不明白的地方,弄清楚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寻找自身感兴趣的点,竭泽而渔,旁征博引,了解其中可能有的典故和由来。现在的学习任务繁重、现实挤占生活,倒不如初中高中时周末及寒暑假有整块时间去默默推敲。
读书有个坏习惯,不喜欢做笔记,追求对书籍的第一感觉。在第一遍读书时,几乎是不做任何笔记的,只求把字字句句看进脑子里。若是读完可以有人讨论,那便是最好,若是有感而发,便会写写读书报告。之后再将书细细读去,便会开始查阅书籍,争取弄个明白。以后也该弄个本子开始写写记记,不断为自己做一个知识储备。
读书要有质疑的精神,这个我自认还是有的。喜欢追根究底,喜欢追溯历史,但其实这个是非常考验知识储备的。读书不仅要有质疑的意识,其实也是知道该质疑什么。以往的应试教育告诉我们非此即彼,似乎一切只有那么几种的答案,没有来源,没有历史。在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的情况下,是无从下手,这也是不断增加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视野不断开阔,一切才有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