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自近代中国新诗创生以来,诸多诗人为中国新诗的诗坛创造了一个个不朽的传奇,但是随着时间发展,现代人们因为生活太过紧张渐渐地放弃了诗歌,诗人总数逐渐变少,人们越来越不会写诗,读诗。而有些诗人们,用哗众取宠的方式写怪诗,丑诗,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诗坛乱象。诗歌复兴旨在用诗歌复兴运动,诗学普及运动,掀起全民诗潮。不仅增加诗人总数,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也为诗坛注入新生血液,拯救诗坛乱象,缔造新诗歌时代。
关于诗歌发展
自原始社会以来,诗歌与歌曲,舞蹈混合的艺术分化,分别依靠于文字,声音,姿态,各自发展,到现在以来,后两者发展的都不错,诗因为过于含蓄,复杂,现代人的生活紧张,无法有时间与空间学习诗歌,再加上人对于诗歌的偏见,诗在现代的发展程度较低,诗如果想要在现代发展,就必须多方面转化,利用信息时代的媒体多样性广泛传播,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完成诗歌向轻文学方面的转变,使人们可以在快节奏生活的缝隙中,学习与创作诗歌。只有增加写诗的人,才能让诗更加快速的发展。至于高质量发展,就交给新时代诗人们,更加认真学习现代诗的知识与技巧,坚持作诗,让更多的优质诗歌诞生。
关于诗歌复兴的新诗
在诗歌的创作上,我们必须尊重两个前提,一个是中心主旨的自由,另一个是诗歌形式的多样性
中心主旨的自由,体现在诗歌所表达的情绪与思想上,也就是诗歌的实质。现代是个开放的时代,你不能说哪种情绪不好,也不能说哪种思想不行。反而,我们应当尊重一切的情绪与思想,把它们全部写进诗里头,用诗歌的力量表达它们,传播它们。
诗歌形式的多样性,体现在诗歌写作上,现代的诗歌写作,不仅有意象诗、象征诗、十四行诗等等,还有把诗歌混合进散文、小说中的写法。还有一种诗歌,以单句,甚至以单字的形式表达情感。从这些我们看到,现代诗的形式正变得越来越多样,这启示着我们,在复兴诗的创作上必须勇于创新出与之前不同的新形式来。
诗的实质与形式,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切勿形式大于实质,不然就是“花架子”诗歌创作,除了以上两点外,还有一点是重要的,就是:自学。自学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因为读诗容易写诗难,写好诗,你不仅要积累很多诗词名句,还要学习更多的诗学理论,还要有着深厚的写作经验,还需要拥有一个个性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现实生活。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随便一笔能练成的,也不是不断模仿名家作品能模仿出的,而是先通过自学,先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来,再谈提高品质。
关于诗歌复兴的发展
诗歌复兴,一开始就是走数量引发质变的路线,就是坚持写作,坚持传播诗歌,这的确引发了一些变化,就比如网络上最近掀起的写诗潮,如图:
(中国诗歌网发布)
写诗的人数的确是增加了,但诗人的总数却没有改变,这就说明诗歌复兴之潮流没能深化,所以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用合理的方式深化诗潮的影响,让他们变成真正的诗人。我自己想了几个方法,如下:
诗学普及:可以通过网络灌输的方式,用专栏,资讯,小视频等形式,传播诗学理论,让人学会读诗,学会写诗
诗歌产品:可以利用文创公司,把诗歌产品化,或在包装打印诗歌,或用诗歌形式的广告词宣传产品都可以,让人们与诗一同生活。
诗人榜样:可以拍摄有关诗人的纪录片,放大诗人的点点滴滴,通过榜样效应使人们有成为诗人的念想
结语
诗歌复兴之路道阻且长,但它依旧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新途径,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我一定会坚持实现诗歌复兴运动,迎接新诗歌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