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16·利用“时间下脚料”(5)】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17日。
一、R阅读原文:
P66
(小标题)时间统计法的本质:针对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
“工作中的任何间歇,我都要刨除。我计算的是纯时间,”柳比歇夫写道,“纯时间要比毛时间少得多。所谓毛时间,就是你花在这项工作上的时间。”
(以下是柳翁自述)
常常有人说,他们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这样的人可能是有的。可是拿纯时间来说,我一天干不了那么多。我做学术工作的时间,最高纪录是11小时30分。一般,我能有七八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最高纪录的一个月是1937年7月,我一个月工作了316小时,每日平均纯工作时间是7小时。如果把纯时间折算成毛时间,应该增加25%到30%。我逐渐改进我的统计,最后形成了我现在使用的方法……
当然,每个人每天都要睡觉,都要吃饭。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时间用在标准活动上。工作经验表明,约有12到13小时毛时间可以用于非标准活动,诸如上班办公、学术工作、社会工作、娱乐等。
二、我的阅读日志:
I:重塑信息:柳比歇夫统计时间日志用的是纯时间,而不是毛时间。他的纯工作时间一般在7个小时左右,最高的记录是11个半小时。除去固定的睡眠吃饭等时间,一天之中的毛时间,超过12个小时,人们一般用于上班、工作和娱乐等。
A1:联系经验:以前,我一直以为除了睡眠时间,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花费在工作当中,使用APP记录时间之后,我发现上班8个小时,自己高效率利用的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都花费于在线聊天、沟通以及其他杂务之上,而且我把这部分时间都归于工作,按照柳比歇夫的算法,这些时间是应该扣除的。
其次是在家陪伴宝宝的时间,以前我会笼统的算在爱的陪伴里,但是实际上陪伴宝宝的同时,我会随手做一些家务,还有物品整理之类的工作。
A2:规划应用:工作时间的间隙也就是碎片化时间,可以用来喝水、养成微习惯或小憩,也可以用来思考,不计入纯工作时间。
减少一心多用,顺手做事的习惯,陪伴宝宝的时候就专心的陪他玩游戏,做家务的时候要跟他说明自己要做家务了,统计的时候时间要分开,细分到分钟。
三、崔律的阅读指引:
我在本段中收获的最大的一个点:将工作时间分为纯工作时间和工作时间间隙,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率。
【《奇特的一生》·Day15·利用“时间下脚料”(4)】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16日。
一、原文:
P65
可是,“下脚料”越利用越少,而对时间的需求越来越大。
工作越深入,面也越宽。先是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数学,后来又轮到哲学。他逐步发现生物学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所钻研的分类法,促使他批判地对待达尔文主义,特别是那种认为自然淘汰是进化主导因素的理论。他不怕人家责备他陷入活力主义、唯心主义,但应当研究哲学。
已经晚了,但他终于明白,他不懂历史不懂文学是不行的;不知道为什么,他还需要懂一点音乐……
应当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明摆着,人不能老是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应当正确利用工作时间,从时间中去找时间。
实际上,正如柳比歇夫亲身体验到的,需要高深学识的工作,他一天至多能干八个小时。
二、我的阅读日志:
R原文阅读:如上。
I重述信息:工作某个领域研究越深入,越发现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领域。柳比歇夫研究的是生物,但是他还要懂得哲学、历史、文学,甚至音乐,而这需要占用更多的时间。
于此对应的是,时间碎片利用得越多,最后可优化的碎片时间越少,而时间需求却越多。即便如此,还要继续挖掘可利用的时间,让每天的时间利用率最大化!
A1:联系经验。比如说工作中的招聘,看似只是选人,但是要做好招聘,不仅要懂得招聘的方式方法,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了解一些销售知识和谈判技巧等。
比如说上周写评论性稿子,迟迟下不了笔,最后时间紧迫,勉强写出来,感觉前后逻辑性不足,内容散乱。原因在于自己读书类型偏向于文学类的小说、散文和诗歌,逻辑力、思维方式、方法论等相关书籍读的比较少。
有人说过,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你的视野越宽阔,接触的世界越广,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要想突破,就需要接触更多的东西,不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2:规划应用。学科领域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可以融会贯通,相互促进,今后读书要广泛涉猎多个学科,涵盖心理学、哲学、教育学、思维逻辑等,加强思维的训练。
时间管理,要持续优化,每一天都充分挤海绵里的水,学习延伸或交叉学科知识。
三、崔律的阅读指引:
本段可分成两部分理解:知识的无限与时间的有限。
【《奇特的一生》·Day14·利用“时间下脚料”(3)】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15日。
一、原文:
P64
(柳翁自述)
我在苏联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的时候,常常出差。一般我要带一定数量的书上火车。如果是长期出差,我就把书打成邮件,寄到某地。带多少书,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决定。
我在一天之内是怎么安排读书时间的?清早,头脑清醒,我看严肃的书籍(哲学、数学方面的)。钻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以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方面的著作。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
在路上看书有什么好处?第一,路途的不便你感觉不到,很容易将就;第二,神经系统的状况比在其他条件下良好。
坐电车,我看的不是一种书,有两三种书。如果是从起点站坐起(例如在列宁格勒),那就可以有位子坐,因而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写字。如果电车很挤,有时候只能抓着扶手杆勉强站住,那就需要小册子,而且要比较轻松的。现在列宁格勒有许多人在电车上看书。
二、我的阅读日志:
1.柳比歇夫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看书。出差的时候带一定数量的书,长期出差还会打包邮寄,这一点尤其令人佩服。想想自己,出差也就是随身带一两本书。
2.柳比歇夫一天之内的读书时间安排很合理:清晨头脑清醒的时候读严肃的书,然后读历史或生物学方面的书,最后读文艺的书放松。
3.见缝插针的读书:路上读书,坐车也读书,无时无刻不在阅读,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反观智能手机时代的我们,坐车坐地铁看书的人很少,无一例外都是看手机刷圈刷微博的人。
三、崔律的阅读指引:
从本段里可提炼出来的时间管理利用规则是:读书类型与精力状况相匹配。
清晨是一天当中精力最佳的时候,晨起适合看严肃的哲学、数学方面的书;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劳逸结合。坐电车的时候,时间和空间有限,就看比较容易拿的小册子。
《奇特的一生》·Day13·利用“时间下脚料”(2)】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14日。
一、原文:
P63
年复一年,这个方法以及他的其他工作方法,优点越来越突出。他仿佛什么都提前几十年计算好、设想好。仿佛连他的长寿都是事先估计到、考虑到的。
他的一切计划,甚至最后一个五年计划,制订的出发点,都是设想他起码应当活到90岁。
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他只是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分钟,利用任何所谓的“时间下脚料”: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
还是在克里米亚,他已经注意到边走路边打毛衣的希腊女人。
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在那些废话连篇的会议上,他演算习题。
他规定,短距离,两三公里路,最好步行,省得为了等车浪费时间、损害神经。步行还有一个好处,因为反正需要散步。
他对“时间下脚料”的利用,考虑得无微不至。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举个例子,英语,他就是主要利用“时间下脚料”学会的。
二、我的阅读日志:
1.计划的既要近估,又要远观,放远目光丈量一生,制定长远性的计划。
2.时间下脚料:下脚料是指在加工过程中作为残余分离的下脚或废料。就是一些没有用完的东西,比如说一块好的钢板经过一此用处之后就会剩下一些零碎的东西。柳比歇夫把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等零碎时间利用起来;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
我记得小时候,奶奶会将剪裁剩余的小布块收集起来,后来专门用这些碎料缝制了一个被单,至今记忆犹新。下脚料时间类似于碎片时间,也可以通过“加减乘除”高效利用起来!
三、崔律阅读指引:
请用望远镜和放大镜两个视角看“时间”:
时间的概念:现代宇宙学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可言。时间就是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传递。
时间的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见知识补充与拓展);现代:钟表(机械表、石英钟、电子表等)。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或称秒表)来测量。
望远镜(宏观)来看,我觉得可以联想到宇宙洪荒,甚至是黑洞进行穿越(没错,联想到穿越剧了)。从宇宙拉到地球历史,再到人类历史,从全球历史到中国历史,真的是一个个鸿篇巨制,无法用语言去描述,譬如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只能感觉到个人的渺小。
放大镜(微观):如果以人的一生几十年为参考,一生、一年算是宏观,从每一年发生的各种事情来看,人们具体的言行举止算是具体化的微观所见吧。再细分的话就到了做事的流程以及时间的间隙,可以用分钟、小时和天数来测量,可以对应我们使用的日清单。日清单就是对每一天的工作或生活各项事务的一个微观计划,每月每一年乃至一生的计划则需要远估。
【《奇特的一生》·Day12·利用“时间下脚料”(1)】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阅读《奇特的一生》”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13日。
一、原文:
P62
(柳翁自述)
我像是果戈理笔下的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他在抄抄写写中找到乐趣……我在学术工作中也很愿意发现新的事实,做纯技术性的工作等,从中找到乐趣。再加上我从我念念不忘的父亲那里遗传来的乐观主义,结果我写了许多东西备而不用。这些东西,我根本没有指望发表。重要的论著,我做的摘要十分详细,甚至到现在我在这上面仍花很多的时间。我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同时,凡是最重要的著作,我都要写个提纲,再进行分析研究。所以我手头有大量的存货,一旦有可能出版,存货立刻能派上用场;文章写得很快,因为事实上它不过是我平日储备着的材料,随用随取。
在青年时代,我的读书方法使我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别人,因为我看的书比我的同志少。他们看书比较浮皮潦草。但是,浮皮潦草地看书,有许多精彩的东西消化不了,看过的东西很快会忘记。至于我看书的办法,能使我得到十分清晰牢固的印象。所以,随着岁月的推移,我的库存要比我的同志丰富得多。
二、我的阅读日志:
I:柳比歇夫喜欢抄抄写写,能够在学术工作中找到乐趣。他是个乐观主义的人,有随时写东西的习惯,当然,这些东西并不是为了发表。但是,一旦他需要的时候就能够用到这些储备材料。写著作前,他会先列好提纲,然后分析研究,利用平时积累的丰富材料,能够快速写好文章。柳比歇夫的读书方法不是求快,而是比较认真地进行理解消化,形成深刻印象。
A1:联系到我个人,平时脑子里想很多,随时随地记下来的比较少。就在昨天,我还为本周的稿子而发愁,面对有限的时间而苦恼。下午,我拿起笔记本,简单列了两个提纲,快速写了2篇初稿,但是作品质量不是很高。
我记得宋朝高产诗人陆游也有一个习惯,他平时随手记下字句放进锦囊里,以备日后创作诗文。
百度了一下,发现很多类似案例:比如说英国诗人济慈和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济慈写作短诗有个习惯,几乎每首都写在顺手拿到的纸条上,写完之后,要么拿它当书签,要么随手放在一边。另一位作家杰克•伦敦的纸条更有意思。凡是到过杰克•伦敦家中的人都觉得很奇怪: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小纸条,上边写满了各种各样他搜集来的资料。杰克•伦敦在一家洗衣作坊工作,每天累得筋疲力尽,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读书,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为了掌握文化知识,实践写作,他争分夺秒地勤奋学习。他把生字写在一张一张的纸条上,插在梳妆台的镜缝里,以便在早晨修脸和穿衣时背诵;他把一串串的字写在纸条上用扣针悬在晒衣绳上,以便他向上看或者走过房间时可以看见这些新字;他每个衣袋中都装有写着一行行字的纸条,当他到图书馆或出外访问的途中便加以朗读,甚至在吃饭或睡觉前,也默诵着它们。他还随身携带着一叠纸条,记下劳动时的所见所闻:景物的描绘、人物的速写、精彩的语言、谈话的片断、动人的故事等。日积月累,他不仅学到了文化,而且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建立了储存写作素材的纸条“参考阅览室”,这些材料直到他逝世时都没有用完。尤其让人钦佩的是,他只间接地接受过一些正规的教育。作为一位世界知名的作家,他是通过这种自己独创的学习方式自学而获得成功的。
三、崔律阅读指引:
通过向柳翁的学习,我今后的实践行动计划:
A2:从现在开始,随身携带便签纸,有灵感立即记下来(或是通过语音记录在灵感清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