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愿意这样重新定义师者——教育心理学分享第430天
老师的师,最初是什么意思呢?
甲骨文的“师”,左边是残块兵符的样子,右边是兽尾制成的帽饰或表示权力的道具,表示代表军队最高指挥权的兵符、和表明军中最高指挥者身份的虎豹彪尾帽饰。
所以,军队有了后来二千五百人为师的说法。
甲骨文“师”的图案提示,信物之类、凭据+从上到下层层传递的样子。
古人想象力很丰富,“师”的甲骨文左边像两个小山丘,表示山的意思,而右边像山伸展下来的有枝杈的藤蔓。
古人把看到的一束束藤蔓象征成引导的意思,把人比喻成高山的藤蔓一样,引导着众人走向目标。
再后来,到了唐宋时期,因为军事这一国家要素的地位下降,而文化和教育地位上升,唐宋文人便将教育知识的教师比喻为引导众人走向目标的藤蔓,便逐渐演化为教师的意思了。
综合来看,师者,应该是带着威仪,从上至下传递有效信息,并且懂得引导教育的人。
少了威仪,就少了师者的风范;
少了传递,就少了师者的内涵;
少了引导,就少了师者的美感。
所以,师者,就是让对方感受到有风范、有内涵、有美感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师者,因为你有发现“风范、内涵、美感”的眼睛,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