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大学舍友过来深圳游玩,特地提出要带孩子去小梅沙看海。刚好我和我女儿也没去过小梅沙,就一起坐地铁转公交去了。地铁还好,转公交车的时候,刚上车,我女儿就开始哭,说头晕肚子难受。我能怎么办,我也头晕啊。只好耐心地抱着她哄着她, 手机里放她喜欢的歌曲,煎熬地等待到达目的地。
回来的车上,坐我旁边的俩年轻人看起来像一对情侣,女的也是晕车,那个男的很粗鲁地用手推她的头往椅背上靠,说你闭着眼睛睡觉就不晕车了,不要看外面。作为一个资深晕车女,看到这男生的行为和说法,真是要被气死。如果是我男朋友,即刻跟他say goodbye。因为他自己不晕车,也不去了解晕车的特点和反应,最重要的是还不宽容和理解晕车人的想法和感受!
为什么我在深圳十年,我女儿今年也四岁多了,但是我们很少出去游玩?唯一的原因就是晕车。
没错,因为我们俩都晕车,所以地铁不到的地方,从不在我带她出行游玩的范围之内。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太夸张了,晕车的人大把,也没见大家都不出门不坐车,说明晕车这个问题也是可以克服的嘛。
我只想说晕车这个事情,就跟读者解读哈姆雷特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一次晕车,是上小学5年级,我和小我两岁的堂妹跟姑姑坐班车去她婆家玩,上车了之后,我就开始晕,然后还没到目的地就吐了,那时候啥也不懂,不懂晕车这回事,也不知道准备袋子,直接吐上下车的车门台阶上了。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售票员既嫌弃又无奈的表情,她拿着小水桶去路边小水渠打水过来冲洗。我晕晕的半坐半躺在座位上,一会睁眼一会闭眼,耳朵里都是我姑在一旁不停地道歉的声音。反观我的堂妹,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一直看着窗外,还能跟我姑有说有笑,而我的心里只想哭。
第二次印象最深刻的晕车,是在高一暑假。因为爸爸和姑姑都在深圳打工,那时候暑假工很流行,趁着高一暑假,我也想出来体验一下打工的日子,顺便挣一点生活费。从老家过来因为是晚间的卧铺车,一直在昏昏沉沉地睡觉,倒是没吐,就是头晕得厉害。在我姑家住着,想着头没那么晕了就出去看看哪里招暑假工。结果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我还是头晕得厉害,看见车更晕,有一次陪我姑去一个地方办事,几个站的公交车路程,大热天的我姑办完事给我买了一根冰激凌,吃完了我们坐公交车回去,刚下车就把冰激凌吐完了。那种难受说不出口。后来我爸见我实在是不能适应城里的生活,就请假2天送我回家,他不放心我一个人坐长途班车回去。在回去的卧铺车上,我躺在下铺,我爸没有睡觉,他找了个小板凳,坐在过道里陪着我,我头晕得厉害,右手一直紧紧地握着我爸的手,一刻也不敢放松。爸爸也很心疼我,但是他没说什么,就坐在那里握着我的手,陪着我。这一段经历虽然我一直都是难受的,但爸爸的爱和陪伴,一直在我的心底,温暖着我前行。后来只要跟其他人说起这段经历,我都戏称自己不仅晕车,还晕城。
第三次是我经历的身边的人晕车。那是2012年,我已经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了,对于晕车,我也逐渐摸索出能最大程度让自己舒服些的应对方式,那就是靠窗听歌,不吃东西不说话。所以吐的情况很少出现了,但是头晕还是老样子。那年表姐结婚,我千里迢迢回来参加她的婚礼,之后返回深圳,姑帮我找了一个亲戚,他们有私家车下广州,我姑说看能不能捎我一程,我去广州南坐高铁回深圳会快一些。那个叔叔是一家四口,儿子上初中了,小女儿5岁左右的年纪,所以可以带我。我跟小女孩还有她妈妈坐后座,刚出发时小女孩很活泼,唱歌说话吃东西,很开心。结果还没上高速,她突然难受起来,说头晕肚子不舒服,然后没过一会,我们就在路边紧急停车,接着小女孩刚出车门就吐了。把刚才吃的东西包括早餐全部吐出来了。我看着也是胃很不舒服,但是我忍住了。接上上路,妈妈可能觉得孩子刚刚吐过了,现在肯定饿了想吃东西,然后又开始给小女孩吃橘子面包。其实我很想提醒和阻止他们这样做,因为晕车的人最好不要吃东西,不要说话。但是由于我坐车实在是不能开口说话,否则不到十分钟肯定要吐。再加上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这家人我也刚认识,我不好说太多。所以我只是提醒一下孩子难受的话,尽量不要给她吃东西。
孩子还小,很多东西她不懂,所以如果身边的大人不晕车,他其实也不懂得怎么帮助孩子。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像我晕车,我就知道怎么样帮助我的孩子去克服晕车带来的不适,提前看好路线和坐车的时间,尽最大努力帮他减轻晕车带来的难受和痛苦。并且在心理上帮助他正确认识和看待晕车这件事,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所以真的希望那些自己不晕车但是家里孩子晕车的父母,多学习了解一下通过哪些方式去帮助孩子,减轻坐车给孩子带来的不适。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地铁高铁也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地铁和高铁对于晕车的人来说,就是保命符啊。虽然坐地铁高铁也会不舒服,但相对于坐汽车班车,已经是享受级别的了。
曾经有人问过我,你说你晕车,可是我也没见你吐呀?我笑着说:其实晕车应该分两种,一种是特别容易吐的类型,另一种就是生理上不那么受影响,不容易吐,但是精神上是真的晕,在车上脑袋壳晕得找不着北。我应该是属于第二种。因为生理上的难受好控制,我不吃不喝,不言不语,基本上胃就不会太难受。但是头晕这件事,只要你在这个车上,这个车的气味声音空间环境,全都在影响着你的精神,想不难受都不行。
如果你身边也有晕车的亲人朋友,请给他们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他们需要的是陪伴和关心,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这样那样就不会晕车的胡乱指点。说到底,晕车这件事,对别人而言是小事,但是对自己来说,是大事。
如清如澈
2020年8月5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