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七夕情人节,好多人都在说和爱情有关的话题,我突然想起那天有个同学告诉我的一则消息,就写出来凑个热闹:
那天午休起来,一看手机,一高中女同学发来信息,问我初中可是在某某中学读的?又问我有个姓何的女老师可认识?
我赶紧回信息“是的,我初中是就读那所中学,你说的那位老师我认识,但她没授过我的课。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她回“她娘家离我家不远,前天她过世了!”
“啊?!不会吧?她不过五十出头啊!”
“是的,五十多点吧!看起来很年轻漂亮。生病死了,生命无常啊!”
·······
我心情沉重地打开记忆之门。
这位何老师,没教过我们,对她关注,缘于我们的 物理老师,因为听说她苦恋过我们的物理老师。
物理老师姓杨,当时也就二十五六岁,刚走上工作岗位没几年。他和我大哥是要好的同学,在我和弟弟考上初中的那年夏天,大哥还曾约他到我家帮忙维修我家电视机。当时大哥指着我和弟弟对他说;“他俩马上就到你们学校去读书了,以后说不准会成为你的学生呢!”杨老师对我们笑着说:“好啊!欢迎你们。”
杨老师也是农村出身,他外婆家就在我们隔壁村庄,他有个舅舅还和我老爸是结拜兄弟。
杨老师好不容易跳出龙门,却分配回到我们老家小镇。并不是说我们小镇不好,而是小镇上国营单位少,仅有的几个国营单位,未婚姑娘也寥寥无几。这寥寥几个姑娘就成了香馍馍,成了小镇上吃皇粮的未婚男士们争抢的对象,但姑娘们却往往把眼光投向县城。所以我们那所学校的男老师,在实在找不到吃皇粮的结婚对象时,就把目光投向有镇上户口的姑娘——我们班主任就找了一位镇上姑娘;自身条件差的人,如长相如武大郎者,镇上姑娘都找不到,只好再降身价,找农村的姑娘,但前提是那姑娘要特漂亮。八十年代,户口似乎很重要。拥有非农业户口的人,就相当于现在在美国混的国人,拥有了美国绿卡,那是尊贵身份的象征。所以,有门路的人家(我家隔壁那人当副镇长,但他两个孩子都是农村户口,后来就给孩子都买了户口,他女儿后来就嫁给了学校老师),不惜花上几万元,给女儿买个非农业户口,为的就是女儿将来能找到吃皇粮的女婿。女儿结婚后,生了孩子就是非农业户口了,那孩子在出生时似乎身上就镀了一层金,比农业户口的孩子感觉就高人一等。
我们学校当时有十来个和 杨老师年龄差不多的未婚男老师,但未婚女老师只有三个,且两个已名花有主,唯一单身的就是这位何老师。
何老师个子快到一米六,披肩长发,很有气质。这样的美女老师,在我们那所僧多粥少的学校,绝对有好多未婚男 老师想娶她,其中有位华老师就公开追她。这位华老师曾带过我们一个学期历史课,他有个妹妹也在我们学校读书,比我们高一届。听说他们父母都是有工作的人,且是单位领导——这点和《人生》中高加林的情敌张克楠倒有点像。所以,较农村出生的其他男老师(我们学校的老师大多都是周边乡镇农村考出来的孩子),一米八个子,且帅气的华老师,追何老师有绝对的优势。可何老师的芳心不为他所动,她恋上我们的杨老师。她喜欢杨老师哪点,我们无法得知。私下里我们把杨老师和华老师作比较,杨老师唯一的优点就是显得活力四射。何老师拒华老师于千里之外,而是不顾矜持,反过来倒追杨老师,让其他想娶她的男老师,对杨老师羡慕嫉妒恨。可世上的感情就是那样奇怪——总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我们的杨老师对何老师抛来的爱意,刻意躲避,因为他恋上了他的学生。那学生名叫刘丽,和华老师妹妹一个班级,人长的很标致,应该是校花级人物。刘丽家就在学校附近,且她母亲已过世,所以杨老师放学后经常以补课为由,到她家找她。杨老师是刘丽班主任,并兼带我们初二年级其中两个班物理。
那时学生没啥娱乐活动,课下八卦老师的感情生活,可能是女生最津津乐道的事。我曾见一初三学姐眉飞色舞地说:“只要是杨老师的课,刘丽组值日时,大家都故意不去擦黑板。等到杨老师来上课时,就会发火地问‘谁值日’?大家都不吱声,刘丽就会扭扭捏捏、娇态十足地站起来准备去擦,杨老师的火就灭了,他说‘算了’,就自己把黑板擦了。”何老师可能就输在不会撒娇上,因为听说她比杨老师都大两岁,所以和当时十五六岁的刘丽比,她更显得成熟稳重一点。
何老师有份人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她能主动向杨老师示好,这在杨老师父母眼里,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比儿子大一点那简直不是事。所以,杨老师父母轮番到校,做儿子的思想工作,希望儿子能为将来出生的孙子考虑,也应该娶这位何老师为妻。但我们的杨老师就是一意孤行地坚持自己的爱情原则,气得他父母都说永远不再管他——关于这点,是我老爸的结拜兄弟,即杨老师的一个舅舅到我家玩,我向他打听来的······
那时好多女生迷恋琼瑶小说,我也是其中一个。我不知道是嫉妒刘丽的漂亮,还是不喜欢她的娇柔造作?我总觉得何老师像琼瑶小说里的女主人公,有种超凡脱俗的哀怨美。她每次从我身边经过,我都会目送她好远,没来由地生出同情心,并在心里想:我如果是杨老师,一定会娶了她。我在心里是偏向何老师的,觉得她和杨老师如果在一起生活,应该会很幸福。
后来,剧情没有反转,刘丽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就步入社会,她和杨老师的恋情就正式公开。何老师无望,万念俱灰地答应了华老师的追求,并匆匆把自己嫁了出去。但婚后,不知是她看不上华老师,还是华老师介怀她追过杨老师?总之,他们经常吵架,甚至动手。我们那时初三课程紧,晚上有课,家远的女生都住校。女生宿舍就在教师宿舍的前排,下晚自习课后,经常能听到何老师隐约的哭声。这让我们这些多愁善感的女生,平添了爱莫能助的心绪与将来我们找对象要找啥样的人生思考·······
这就是我对何老师的所有记忆。离开学校后,直到女儿在这所中学读书,我才返校过几次。但学校早已物是人非。学校不仅重新扩建,变得漂亮了,而且以前的老师好多都调离或退休了。见到几个认识的老师,也变得老了,不是学生介绍根本就不认识彼此。何老师没有授过我课,所以我也没去刻意打听她,对她的记忆就永远停留在我当时读书时她的样子。现在突然听说她过世,让我感慨万千。不知这位美丽的何老师在生病期间,我们的杨老师可去看望过她?她在生命的最后时日,会不会对自己年轻时所付出的这段无果的感情后悔过?·······
今天七夕,我想起这事,把它写出来。愿: 何老师在天堂快乐!如果有来生,希望您一切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