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家庭不太可能经常一起吃饭。但是有规律的家庭用餐时间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研究人员调查了来自213个城市的近10万名学生,以找到答案。
主要研究结果
1. 超过一半的青少年每周与家人共进晚餐5-7次。对于年龄稍大的青少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1/3多一点。
2. 经常与家人共进晚餐的孩子,以下情况有所增强:
(1)与父母的沟通
(2)父母在学校的参与
(3)动机水平
(4)学校参与度和做家庭作业的时间
(5)自尊
(6)计划和决策的能力
(7)对未来的乐观
3. 经常与家人共进晚餐的孩子,以下情况有所减少:
(1)饮酒
(2)吸烟
(3)吃药
(4)抑郁症状
(5)反社会行为
(6)暴力倾向
(7)在学校的问题
旅游的目的地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同样的,晚餐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共进晚餐。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几乎每一个节日都对应着一种以上美食。比方说,端午粽子、中秋月饼、春节饺子。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深入,你会发现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饺子都能买到,可是你有没有觉察,超市里的饺子仅仅是饺子,而除夕夜的那碗饺子承载的是家庭文化、温暖、和谐与幸福。
包饺子的过程中,一家人分工协作,你搓面来我擀皮,孩子围坐着嬉戏捏面人。婆媳妯娌之间东家长来西家短,东家的媳妇对她婆婆不孝顺,听说遭报应了;西家儿子出息了,大学毕业留在城里,挣了不少钱。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儿孙就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价值观。一家人长时间不聚,难得团圆,唠唠各自的生活。在这种鸡零狗碎的谈话中,传递着彼此相互的关心和温暖。一声“饺子好咯,大家开吃!”孩子们蜂拥而上,生活的滋润、幸福写满脸上。这不是一个人下一份品牌速冻水饺可以比拟的。除夕夜的饺子,吃的不是饺子,而是温暖和幸福。
团圆饭如此,晚餐更具意义和价值!诚如研究结论所示,经常与家人共进晚餐的孩子的诸多方面都有所增强,相反坏处少很多。晚餐缺位最多的是父亲,于是《爸爸去哪儿》节目声声呼唤爸爸的回归,或许是贴合现实,火得让人惊讶!
晚餐有利于与父母的沟通这是毫无疑问的。我对一家人吃饭时禁言的家规非常不理解。口舌之欲,人皆有之。弗洛伊德说口欲期是有道理的,吃是人类最早的缓解压力的方式之一,男人郁闷了喜欢喝个酒,女人难受了喜欢吃零食,中国人最喜欢在酒桌上谈交易,凡此种种说明在咀嚼肌加入的背景下,人是最放松的。人在放松的状态下,又在同一饭桌上,自然是绝佳的沟通契机。当然,氛围有了,取决于亲子间的沟通能力。也有话不投机半句多,摔碗而去的。
如果说,晚宴可以改善亲子沟通还好理解的话,至于说增强自尊水平、计划和决策的能力以及对未来的乐观,则在我意料之外。可能的解释就是和孩子坦诚相待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尤其是邀请孩子参与家庭决策,让孩子感觉到被重视。同样,坦诚的交流,让孩子感觉到家庭支持。此时,家真的就像是港湾,为家人遮风挡雨、加油补给,自然就不惧远航。
反之,我也没有想到,共进晚餐可以减少抽烟、喝酒、抑郁症状等诸多行为。果真如此的话,家和万事兴,古人诚不我欺也!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出版畅销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其实你不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