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周,上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与专业课程不同,是在前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后期针对工程实例进行实践。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进行指导,不会再详细的介绍知识点。),一个专科一个本科,从上课到最后成果的递交,总体来说,学生存在的问题比较普遍。在学生看来,这些问题真没什么,不是什么过错。确实,如果只看现象,好像还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大部分的学生都这样,所以随波逐流,避免显得特殊嘛。
但是,这些现象并不仅仅是表面上反映的这些,它背后反映出更深的问题。因此,想说一句,“你心里对这些问题的无所谓,其实早就被别人默默的记下了,成为了歧视你的梗,从此被贴上了“无能”的标签,想撕下来,谈何容易。”
1、上课迟到,甚至不到
8:10上课,准点来教室的学生,大概10%;
8:30到教室的大概30%;
后面时间陆陆续续的来,当然也有不来的。
迟到这种现象会给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会让人觉得你对所做事情的不重视,缺乏责任感,缺乏自律,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试想一下如果在面试或者会议中迟到,是什么样的感觉?很多人会说,那个时候我肯定不会迟到的,但是没有不迟到的习惯,怎么可能有万无一失呢?
2、放弃自学能力
班上积极的学生中,有个学生很主动,有问题总是来问,但是就是不愿意看书,希望老师能直接把结果告诉他。
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我偏向于告诉他们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直接告诉答案当然简单,但这是学不会的,也不能够举一反三,同样的问题,下次还是不会。我可以耐心的一遍遍重复方法,但很难对“你直接告诉我结果”的学生不生气。
在大学里,老师的督导职能基本褪去,自学成为了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在不熟悉的领域从陌生到熟练的时间越短,学习能力就越强。但是如果长期只愿意做自己熟悉的事,不愿意学习,就会慢慢养成一种“思维定势”,变得局限,缺乏创造力。
3、成果糊弄一下
大部分学生上课混一混,成果抄一抄,结构层次混乱,根本没弄懂自己做的是什么。对付课程设计,只要怀着能少花时间就少花时间,能少动脑就少动脑的原则,一切都是 so easy。
殊不知,课程设计真正锻炼的是组织思维逻辑的能力,也就是说,你要侧重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哪些是辅助出彩的内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高效地表达。
这些训练经验,用在日后的面试和工作中,才能知道如何抓住对方的眼球,如何引导对方的思维,如何推动气氛。
4、做一个合群的人
一部分学生刚开始还挺认真做课程设计,但是到了后面,看见一些人在混,也跟着混,最后只有少数人认真完成。
做一个“合群”的人,是大部分人处世的原则,既不用动脑独立思考又不用承担独当一面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一个多么省心省力的选择啊。尤其不会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被排挤,于是渐渐地就被身边的人所同化了。
合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所在的那个群体,是一个未经你思考、筛选而进入的随机群体,比如宿舍、班级。你无法提前预知这个群体是什么性质,因此放任自己被这种群体同化是一件危险性很高的事情。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与什么样的人待在一起。想要寻求进步,周围都是热爱学习与成长的人,又能堕落、不思进取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