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预估时间总是不准?

侯世达定律:做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是比你预期的要长,即使你的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 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

在计算机下国际象棋的早期阶段,有人曾估计再要十年的时间计算机(或程序)就能得到世界观云。可是,十年过去之后,计算机要成为世界冠军似乎还要再过十年。

为什么连顶尖的专家在预估时间方面都会犯这么大的错误呢?其实是侯世达定律在起作用。

什么是侯世达定律?侯世达定律,做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是比你预期的要长,即使你的预期中已经考虑了侯世达定律。侯世达定律主要针对复杂任务提出,最初来自于计算机领域,程序员经常会引用这一定律,知道自己或者团队在进行复杂软件开发时更加客观的预估时间。从侯世达定律来看,即使你已经意识到了任务的复杂性,但是预计花费时间仍然是困难的。

当然,不仅仅是计算机领域的复杂任务。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熟悉的任务一样会犯同样的错误。比如,你希望在工作之外的八小时提升自己。于是为自己准备了一大堆的任务放到日常清单里面:学习Python编程1个项目、读书1小时、做读书笔记1小时、锻炼1小时。假设你为自己每天安排了以上4项任务,但是你发现仅仅学习编程一项就已经占用了2个多小时,而且还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此,第四天你放弃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如果你以前没有学习过编程,那么编程对于你来说就是一个复杂任务,比如环境搭建问题、格式问题、调试问题等。每一项都可能会让你卡住。那么累积起来时间就会大大超出你预估的范围。同样的如果你以前看书没有章法,没有一套成熟的流程,那么对于一本自己不熟悉的书,你可能会随时随地的被卡住。这里有一个术语不懂,查一查;那里有一个说法不太明白,仔细考虑一下。时间慢慢的就超过了预计的时间。复杂任务中到处都是时间黑洞

那么如何避免因为侯世达定律而带来的时间预估难题呢?你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将复杂任务(陌生任务)拆解成简单任务。将任务拆解之后你才会发现某个环节可能会出现什么耗费时间的问题。比如,你给自己定计划每天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分成这样几步:定主题,比如今天看了侯世达定律觉得时间管理真是门大学问,那你就写一写自己时间管理方面的困惑;找材料,先给自己定一个数量,比如就找3个素材;搭框架,先写自己遭遇的时间管理的大坑,然后分析一下原因,最后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一篇简单的文章就写完了。
  2. 尝试求助领域专家。我们要学习一个新东西,我们是小白,不明白里面可能有什么陷阱。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去寻找该领域的专家,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走过的坑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宝贵的防坑宝典。哪里去找专家?你可以考虑在在行上面约行家面谈,如果交通不便,你也可以考虑电话咨询;退而求其次,知乎、CSDN上面也会有相关的信息。此外,你也可以自由到网络上搜索,就是比较耗费时间。
  3. 留出三分之一的自由时间。如果你有3个小时用于做一件事情,那你就默认自己只有2个小时。因为你不可能全部时间都全神贯注的去做一件事情。且不说,你要休息。你想想自己平时做事的时候,有多少时间浪费在刷微信上面了?所以,预留出时间,这样你就不会给自己安排过多的任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梅拉妮·米歇尔(Melanie Mitchell)译者:唐璐原著名称:《Complexity: A Guid...
    马文Marvin阅读 1,684评论 0 4
  • 今天是2017/06/18,这就是“父亲节快乐”刷爆朋友圈的日子,可父亲真的要的是网络上朋友圈中的问侯与祝...
    亲亲土豆731123阅读 508评论 1 0
  • 你一定要告别生活中的那些繁杂与里短,单纯的去经历发现生命的美好。不沉溺于物质带来的短暂快感,学会享受精神上的甘怡。...
    菩提哆啦阅读 333评论 0 0
  • 作者:鱼笑川 时间:20170408 初春雨 贵如酒 点点淋身冷胸愁 涸地润 枯枝柔 滴滴入喉暖心头 遥看无 近却...
    鱼笑川阅读 28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