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好故事的奥秘

《你能写出好故事》


01 概要

如何才能写出好故事?

人类对于故事的认知奥秘是什么?

写故事是否有套路或原则?

秘诀就在于本书中,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个部分来讲述:

《你能写出好故事》整书框架


02 如何写故事的开头?

2.1 从第一页第一句话开始,就要吸引读者

奥秘:我们在故事中思考,这让我们能预见未来。

原则:从第一句开始,读者就得想要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

* 从第一句话开始,读者就得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我们知道这是谁的故事吗?

* 是不是从第一页开始某件事就在发生?

* 正在发生的事情里面有没有矛盾存在?

* 第一页里有没有什么处于危急关头?

* 有没有一种“不是所有事情都像表面看起来那样”的感觉?

* 我们能不能瞥见足够的“蓝图”以得到那把至关重要的码尺?

2.2 突出要点,所有的东西都要有存在的必要

奥秘:当大脑讲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某种东西时,它会过滤所有不必要的信息。

原则:要抓住大脑的注意力,故事里的所有东西都必须有存在的需要。

* 要抓住大脑的注意力,故事里的所有东西都必须有存在的需要。

* 你知道自己的故事所传达的意义吗?

* 你知道自己的故事对于人性的表述吗?

* 主人公的内在问题、主题及情节有没有通力合作来回答故事问题?

* 情节和主题是不是紧扣故事问题?

* 你能不能以一个简短的段落概括故事内容?

2.3  以情感为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阅读

奥秘:情感决定了一切事物的意义--没有感觉就没有意识。

原则:所有故事都以情感为基础,没有感觉就不是阅读。

* 情感决定了一切事物的意义—没有感觉就没有意识

* 所有故事都以情感为基础,没有感觉就不是阅读

* 你的主人公有没有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产生反应?

* 如果以第一人称写作,那么所有的事情是不是都通过叙述者的角度进行了筛选?

* 有没有确保社论不会跑出专栏以外的地方?

* 有没有运用肢体语言来讲述我们还不知道的事情?

03 如何写故事纲要?

3.1  明确主人公想要什么

奥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以目标为导向,而我们最大的目标就是弄清楚他人的动机,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自己的目标

原则:缺乏明确目标的主人公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故事也就无从发展。

* 你知道你的主人公想要什么吗?

* 你知道你的主人公为什么有这样的渴望吗?

* 你知道你的主人公的外在目标是什么吗?

* 你知道你的主人公的内在目标是什么吗?

* 你的主人公的目标有没有迫使他去面对某个特定的长久存在的问题或恐惧?

3.2 明确主人公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奥秘:我们看到的世界不是它实际的模样,而是我们认为的模样

原则:你必须确切地知道,主人公的世界观合适、为何发生了变化

* 你知不知道故事为什么发生在那一刻开始?

* 你有没有揭露主人公恐惧和渴望的具体来源?

* 你有没有让故事中的人物向你揭示他们最深最暗的隐秘?

* 写人物生平的时候,你有没有做好足够具体?

* 你知不知道这故事走向何方?

04 如何写故事的发展?

4.1 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体现抽象的思维

奥秘:我们不依赖抽象思维,我们通过具体的形象来思考

原则:任何概念性的、抽象的或者一般化的东西都必须在主人公身上具体有形地呈现。

* 你是否已经把每一个“笼统”的表达换成了“具体细节”?

* 在常见的几个地方是否有细节缺少?

* 你的读者是否读一遍就能找到你所写的隐喻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对应物,并且领会他们的意义、将他们在脑海里想象出来?

* 是不是所有“感官细节”—某物的口感如何、触感如何、外形如何等—都有其存在的实际原因,而不是因为“本来就是这样”?

4.2  让冲突成为故事发展变化的推动者

奥秘:大脑本能地顽固抵制变化,即使是好的变化。

原则:故事是关于变化的,二变化只会源自不可避免的冲突。

* 你有没有确保未来冲突的种子从第一页开始已经萌芽?

* 你有没有建立“对抗组”,以便让读者意识到主人公进退维谷的具体处境?

* 这冲突有没有迫使主人公采取行动,不管他是找理由逃避,还是真正发生改变?

4.3 凡是可能出错的地方一定要出错

奥秘:大脑利用故事来模拟我们将来可能如何应对困难。

原则:故事的任务是让主人公经历测试即使在他最疯狂的梦境里也不会认为自己能通过的测试。

* 是不是所有能出错的事情确实已经出错了?

* 你是不是已经把主人公埋得最深的秘密和藏得最严实的缺点暴露出来?

* 你的主人公是不是凭自己的努力挣得一切,也为失去的一切付出代价?

* 你的主人公试图改善局面的每一个做法是不是都会让情况恶化?

* 反对力量有没有具体的化身?是不是当前存在而且积极有效?

05 如何写故事的结尾

5.1 构建故事的原因与结果关系

奥秘:从出生开始,我们大脑的基本目标就是构建因果关系

原则:故事从开始到结束都遵循“原因与结果”的轨迹

* 你的故事有没有从第一页起就沿着因果关系的轨迹前进,所以每一个场景都发生在他之前的那个场景引发?

* 在你的故事中,是不是所有的因果关系都围绕着主人公的追寻目标(即故事问题)展开?

* 你的故事中外在事件(即情节)是不是通过不断发展的有关主人公的内在因果关系推动?

* 你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做第一个决定的时候,他的思考过程是不是总是清晰可见,尤其是他在某件事上改变心意的时候?

* 每一个场景是不是都遵循“行为,反应,决定”的模式?

* 你能不能回答出故事中的每件事对于的“结果呢?”这一问题?

5.2 涉及有意的铺垫与后续的呼应

奥秘:大脑厌恶随意性的行为,它总是把原始数据转化成有意义的模式,以便更好地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原则:读者总在寻找模式,对你的读者而言,故事中的一切要么是铺垫,要么是呼应,要么是正从铺垫走向呼应。

* 有没有任何无意的铺垫潜伏在你的故事里?

* 有没有清晰的一系列事件—一个模式—开始于铺垫并终止于结果?

* 这些“点”能不能构成意义?

* 你的铺垫引起的结局从逻辑上来看是否可能?

5.3 前后呼应,回归当初

奥秘:大脑会整合过去的回忆,来评估当前发生的事情,从而赋予它意义。

原则:伏笔、倒叙、次要情节必须立即让读者深入了解故事的主线正在发生的事情,即使其意义会随着故事的展开而发生改变。

* 在主人公与故事问题做斗争的过程中,是不是所有的次要情节都会对他造成外在或内在的影响?

* 当你进入一个次要情节或倒叙的时候,读者能不能感觉到它必须出现在那个时刻的原因?

* 回到主要情节的时候,读者是否会从那一刻起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事情?

* 在主人公做出某件不合常理的事情时,你有没有在这之前埋下伏笔?

* 你有没有给过读者足够的信息来理解现在的情况,所以某个人物的言行不会让他怀疑自己是否错过了某件事?

06 利用本书的原则来分析电影《战狼2》

* 了解小说及电影的结构方法,能够快速解读他们想传达的理念。

* 自己在涉及故事题材的写作时,能够明白对故事类题材的讲述方法。

我们试着用这本书所讲的原理来分析电影《战狼2》:


战狼2海报

6.1 开头:

1)水下激战海盗;

2)狠揍强拆者;

3)部落冲突突然发生

6.2 要点:

英雄孤胆复仇,激战海外雇佣军恶势力,并拯救侨民,展现国家实力的故事。

6.3 感受:

1)拼酒时的忧愁;

2)对非洲朋友的友善;

6.4 目标:

1)寻找凶手;

2)拯救同胞;

6.5 道德前提:

1)血债血偿;

2)拯救危难;

3)强大的祖国是每一个海外公民的有力支撑。

6.6 细节呈现:

1)多个面部表情特写;

2)胖娃、胖妈的表演;

3)敌方情侣的细节。

6.7 冲突&变化:

1)和女主的感情变化;

2)张翰的转变;

3)于谦的态度变化

6.8 出错:

1)沙滩突发枪战;

2)陈博士的死;

3)感染拉曼拉病毒;

4)直升机坠落;

5)坦克没有炮弹

6.9 原因与结果:

1) 为何去非洲;

2)敌方的进攻目标;

6.10 铺垫与呼应:

1)pasha小姑娘与感染病毒的治愈,及敌方疯狂进攻的原因;

2)花纹子弹头。

6.11 回归当初:

1)吴京和余男的爱情故事;

2)去非洲闯荡的原因;

3)做牢的原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