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伊始,“学生减负”便成为热议的焦点。对于万千中国家庭而言,“学生减负”这个“老大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从今年三月起,浙江省、黑龙江省相继推后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以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为学生减负;同样,在今年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就“三点半现象”回答记者提问中也直指减负。
无疑,大多数学生都处于压力的漩涡中,减负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学生减负”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但减负并不是逃避压力、没有“负重”。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青少年就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若青少年无“负重”,那么国家的未来怎么“负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这样看减负:“减负并不等于降低中小学的课程难度,不等于减少学生学习时间,不等于不要考试。”确实,减负并没有回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是通过“调整结构”更加高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逆风的方向更利于飞翔,“学生减负”便是调整合适的方向,让学生“燃起”学习的熊熊之火。
对于学生而言,减负意味着有更好的方式去成长、更多的时间去休息、更充沛的精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这其中伴随的是更多的付出、更加辛勤的努力。与之相对的是,减负也意味着学生可能有了应付家长的理由,如不注意引导,减负可能对学生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减负”恰恰是教师的增压,看似在校时间少了,作业留的少了,可课程没有变,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并未发生变化,甚至所涉及的方面更多了;减少作业量,上课的总时间少了,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高效的课堂与精心布置的作业题必然会为老师增压。这时减负可能成为老师应付、推脱的理由,为了给学生和自己减负,备课可能不再认真了,课堂上该讲的内容也许不讲了,模棱两可的“诡辩”也可能变多了,甚至还会出现懈怠、消极对待的现象。面对这样的问题,正确的职业道德就很重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想想健康成长的学生,这些压力又算得了什么?当然,尊重教师,合理分配教学任务,明确工作量标,让教师从琐碎的非教学事务中解放出来,休息权利得到保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是既让“学生减负”又让教师全心投入的两全之道。
对于家长而言,减负绝对不能成为“对付”“应付”的借口。学生减压,孩子在家的时间变多了,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工作再忙也要勤与孩子沟通,孩子的学业要有人问津,孩子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矫正,不要让手机、让游戏偷走孩子的梦想。
总而言之,“学生减压”值得点赞,莫让“减负”成为“应付”的理由。“学生减负”是一场持久战,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关心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