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多少家长感觉重担千斤,让多少家长焦躁疑虑;又让多少小朋友少了童年乐趣,让多少小朋友忙于赶场子喘不过气来。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是各类培训机构的招生资料、自媒体中大力宣传的。因为利益相关,我觉得就需要打个问号,需要求个究竟,免得要么上了鬼子的当,要么真个耽搁了下一代。
有些事情,一说到科学,一说到专家,还是挺唬人的。我不是专家,我也不谈科学,我就说说现象;如果可能的话,顺便看看逻辑。
80后、90后家长们,看看身边的同龄人,翻翻幼儿园、小学甚或中学、大学的合影照,横向的和相熟的同龄人比较、纵向的比较下自己的教育成长历程,所谓失败或者成功、所谓赢和输真的与所谓的“起跑线”相关吗?如果有家长碰巧正在攻读教育类或相关硕士学位的话,可以做个实证研究《个人成就与学习起跑线》,我可以做个义务调查员啊。
我今年11月在北京参加一个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课程学习,期间遇到一位来到课堂上的8岁女孩,女孩子看着非常机灵聪慧,还为我们表演了几个标准的芭蕾舞动作。据说孩子在上二年级前棋琴书画、演讲舞蹈都有学习,和同龄的孩子比实在可以说是非常优秀。可就是这样的孩子当下正在度过她非常艰难的时光,她在问题学校就读,她在一年级末的某一天,突然得了自闭症。尽管我不能说紧张的各类培训、持续不断的得到家长和身边人赞美的高光时刻、幼小心灵对落后对输的恐惧造成了这个极端的后果,但我为孩子失去的快乐童年、失去的同龄人的快乐时光感到惋惜,我为孩子感到心痛,我为家长感到深深的遗憾。
上面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小时候听话学习好的一些孩子,在到了高年级的时候突然开始厌学,变得好像父母都觉得陌生了似的;父母在孩子眼里也变得有些虚伪和自私。
我知道现在的年轻家长们,刷抖音的可能多一些,不知道大家是否留心过田径场上的各类跑步比赛,包括马拉松比赛。越是距离短的比赛,对起跑线上的起跑、对速度、对爆发力要求越高;越是距离长的比赛对起跑线的起跑、对速度、对爆发力越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反倒是对耐力、对策略要求越高。生活不是百米赛道,也不是千米赛道;人生其实就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是一场和别人比耐力比做人的赛事,更是一场和自己比坚守比强大的漫长赛事。
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小学在宝鸡上学,一年级开始学习剑桥英语,和宝鸡同龄的很多孩子比较的话,是比较早的;但和西安同龄的孩子比较的话,时间上是晚了一两年的。初中到西安某某一中上学,按现在的说法英语是输在起跑线上的,但实际情况是高二学校补课结束后他用两个月时间准备托福考试,10月份参加托福考试(在耳机后来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得了112分(满分120分)。这是一个个案,但这样的例子如果大家愿意去找、去发现,应该很多很多。我个人觉得,有些课程必须学,但并不是一定越早越好,家长也不必为此过分焦虑。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开发孩子智力的兴趣班,应该按孩子身心发育的年龄规律进行选择,择其一二即可;知识性的学习太早有可能拔苗助长,让孩子早早厌学。如果我可以生二胎,我一定会在孩子3-8岁这个年龄段,对各类培训班砍砍砍,安排尽可能多的时间,陪孩子逛公园,游秦岭,去徒步,去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