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是合适的距离

她初中第二个暑假里,她在宣告:“我能行!”

到了中学,她更想自己决定穿什么、留什么发型,希望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想被我们看见的私秘。

这时候如果我们还硬要守在门口,管这管那,反而可能变成他长大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这不是孩子不懂事、不亲近我们了,而是孩子长大的必经之路:爸妈的角色,得从台前的主角慢慢变成幕后的支持者。


可惜啊,很多父母没及时“退场”,还牢牢占着不该再待的位置。

斯坦福大学做过研究,发现那些被爸妈管得太宽、照顾得太细的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直升机父母”带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焦虑、不开心,甚至连自己处理日常生活小事的能力都比较弱。

想想看,多少爸妈一边抱怨孩子“长不大”、“不独立”,一边又抢着帮孩子盛饭、收拾书包?一边说孩子“啥都不会”,一边又把所有事情都替他做了?

我们觉得是爱,是保护,结果却像给孩子造了个笼子,反而绑住了他想飞出去的翅膀。


有句老话说得好:“如果你替孩子做了太多事,就等于把他自己动手做事的机会抢走了。”

真正的爱不是一直把孩子拴在身边,而是为了有一天他能独立地离开。

我们牵着的手,总有一天要在某个路口松开;我们不舍的目光,最终也只能看着孩子自己走向远方。说到底,我们所有的陪伴,都是在为最后的分开做准备。


长大了点(小学高年级、中学):当孩子的“导航员”。

帮他看清方向,出出主意,但让他自己拿主意、做选择,尝尝自己决定的滋味,不管是甜是苦,都是成长。

成年后:当孩子的“后援团”。默默支持,在他真遇到难关时再伸手。你的信任,就是他闯荡世界最大的底气。


当孩子真的能自己走远了,当爸妈的,生命价值一点没少。

我们付出的心血,早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成了他独自面对风雨时的力量来源。


父母和孩子这一场缘分,就是你看着他越走越远的背影,他用背影告诉你:爸/妈,不用追啦。他终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