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撕鸡盖饭
这个是在大学的最后一餐,也是大学期间比较喜欢的饭菜。说起大学,很多人都会想到的就是食堂,我对大学里面的饭没有什么意见,无论从饭价还是味道,都是我除了家里的饭菜以外最想念的味道。手撕鸡盖饭在一餐一楼,为什么把这个作为大学的最后一餐,可能是因为它是我大学期间孤独的一人食的最好的陪伴者。大四临近毕业的时候,宿舍几乎整天都是我自己(好像四年也都是我自己在宿舍的多),但是那一阵子,答辩过后,大家各自都忙着自己的事,而我也是整日奔波在实习单位,出租屋,学校之间,下了班之后收拾收拾东西,搬搬家,剩下的时间就是窝在宿舍里休息。为什么不回出租屋,因为在学校起码不用自己做饭,而且人多,有温度,晚上在校园里散步,一整天的疲惫和烦恼就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在学校的时候才是最轻松的时候,没有身份的转换,也没有无穷无尽的压力,就做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的最普通的那一个也好。
就这样,我赖到学校直到大四封宿舍的那一天。下班后,照旧和朋友来到餐厅吃饭,想了半天最后来到盖饭的窗口,由于是这家的常客,老板也对我眼熟了。
老板笑呵呵地问:“最近很少来这吃呀?”
“恩,最近都在上班,马上离校了,这是最后一顿了……”一边回答,一边眼角一酸,果然是个感性的人,动不动就感伤。
“最后一顿?哇!这是我的荣幸啊!”老板本就是个风趣的人。
“呵呵呵呵……”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我也想夸一下他们家的饭菜真的很好吃,但是我怕我再说下去,就真的糗大了,只能傻呵呵的笑着压着快要喷涌而出的感伤而后仓皇而逃。
回到座位,和朋友讲述着刚刚发生的事,感慨,吃完这顿,就真的该滚蛋了。
(二)甜品,名字好像叫做“阿加特”
我自己总是习惯于给自己很多压力,然后鞭策自己不停向前,也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让自己活在纠结和痛苦里面。大四经历了考研失败,好像也就是在那一瞬间,由考研做借口的一切压力倾泻而来。因为考研的分数刚好压线,尽管我明白调剂的可能性很小了,家人还有朋友都劝我再试试吧,所以,一边挣扎在调剂的边缘线上,一边家人由不满意我找的各种工作而争吵着,一边又有论文的压力,还有看似不知疲倦的找工作面试,那一段时间天天都在打电话哭诉,在崩溃的边缘来来回回折磨自己,确实是自己折磨自己。我知道这些东西都是逃避不了的,也只能自我折磨着。然后我就走向了一条不归路……选择用甜品来安抚自己的情绪。
早在毕业清校之前,我就在校外早早的给自己找好了在这个城市落脚的地方,尽管早半个月左右就在交付着房租,我也不愿意去到那个装着空调的出租屋里,而是在下班后回到学校。一方面学校里有现成的饭菜,不需要我累了一天后再去为自己的晚餐费劲,更重要的是,在学校里有我恋恋不舍的味道。美食的确有神奇的治愈作用,甜食尤其是。不管我什么时候回到学校,我都会到一餐一楼的那个小面包房里奔向“阿加特”,那是我战斗一天后最大的奖赏,也是我独自愈合自己的一味良药,有美食做良药,是糟糕生活中最大的幸运了吧。于是,在半个月的小蛋糕的投喂下,我也越来越胖,真是有点糟糕了……
在清校的那天,我特意去面包房里买了一块蛋糕,不管手里有多少行李,我都腾出手来提着它,打车,回到出租屋。将所有东西归置完毕,我坐在沙发上开始享用从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偷偷”带回来的蛋糕。这次,是真的离开了,以后,要自己强大起来了……
自此以后,每路过一家蛋糕店我都会不自觉地进去寻找,每一次都失望离开。我不曾在其他地方再找到过那块相同的蛋糕,或许,和他一样味道的有很多,但是,我始终都找不到和它一模一样的感觉和味道了。
(三)自己做的第一份工作餐
开始工作的几天,因为还在学校里住,所以也没办法自己准备午餐,就和同事一起点外卖吃,但是,他们都已经工作了好久,自然就不会顾忌饭菜的价钱,吃着可口就好,毕竟不相熟,我都是跟着大家一起吃,他们吃什么,我就跟着吃什么,尽管很多饭菜我不喜欢,也没敢说什么。一是因为囊中羞涩,二是想吃着顺心,再加上自己早有自带午餐的打算,在清校之后就自己准备饭盒和食材,提前一天就试着自己做午饭。
出租屋里的燃气灶没有修好,我就用着朋友赞助的小电锅炒菜煮饭。先是煮米饭,趁着这个空档,把从超市买来的菜洗洗切好,为炒菜准备。到此为止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的样子,直到开始炒菜。豆芽煮一下凉拌就好,吃着爽口热量也低就刚刚好。做蒜薹炒肉的时候,炒菜炒到一半,小电锅就断电了,也是很无语,鼓捣了半天都没好,只好等它自己想通的在连上电继续炒。就这样断断续续,本来十分钟就可以做好的菜硬是炒了半个多小时才做好。
第二天中午,我把装着饭菜的饭盒拿到公司的微波炉里加热,吃的时候,米饭都是夹生的,菜也是有点不熟的感觉,看着一边的同事吃饭打闹的火热场面,为了填饱肚子,只好就这不熟的饭继续往嘴里塞。
这是刚开始,可能慢慢就好,下次就能做熟了。
人和饭,都会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