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一个栏目叫“豆瓣猜”,于是在我把之前讲过的是枝裕和以及小津安二郎的几部影片标注为‘看过’以后,豆瓣说‘我可能会喜欢’这一部《东京塔》。我让我决定看这部片子的因素清楚又明朗——小田切让。再看一眼卡司和原著:片中的“我”——中川雅也就是作者,日本国内已经小有名气,写了一本书怀念他的妈妈,让整个日本陪着他落泪,年轻的母亲扮演者内田也哉子是树木希林的女儿,一对母女扮演了一位母亲青年和老年的角色----很温情,小林薰甚至只是客串了一把父亲,再加上树木希林出演老年的母亲,即便没看也知道片子应该不会太差,豆瓣评分8.6,不能算低。
我个人觉得《东京塔》不能划进之前看过的家庭片里去,虽然还是讲了家庭里的故事,但不像是枝裕和与小津,片子中没有像这两位导演一样雕琢普通人的细微情感,从主人公一开始的独白里就知道,这个感情即将是以一个盛大浓烈的样子出现的——往往是平凡的叙述,道出一份伟大的感情。
小雅父亲这个角色,用片中小雅的话描述叫做“自由”,母亲荣子因为父亲太过自由离开了他,可是到老没有割舍下这一份感情。小雅跟着母亲长大,偶尔去看看父亲,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会了画画——即便是在“恶劣”的环境下。小雅去外地念了高中,如同许多脱离管束的孩子一般,小雅开始了不思进取的生活,从高中到大学都是,最后甚至没法毕业,给母亲打电话寄钱又是不好意思又是理直气壮。我们太习惯了别人的付出,就恍惚以为这份付出可以不用好好珍惜了。
母亲一直坚持着,坚持着,她所有的希望都是远在东京的儿子。
很多故事都是缓缓地叙述着,好像一首曲子缓缓流淌,听着听着曲子戛然而止——剧情转折,母亲病了,小雅慌了,开始意识到时间和生活已经在远方展现出他无情的一面,任他伸出手多么努力。
母亲搬来了东京,儿子也很努力,大家都喜欢荣子,爱吃她做的饭,她就好像所有人的妈妈一样。
可好时光总是要停。
全剧在最后50分钟开始轰炸内心柔软处,从母亲哭着准备离家住进医院开始,接着导演给了一个慢镜头,小雅拉着荣子的手穿过马路,小雅高高的,一头卷发略凌乱,荣子特意化了妆,嘴唇涂得很红,她拉着儿子的手紧紧贴着儿子穿过斑马线,再一个闪回小时候母亲拉着儿子的画面,你心里开始意识到可能要准备纸巾了。
抗癌的过程痛苦又折磨,荣子的坚持,小雅的无力。最后医院那一幕,母亲想起和父亲的年轻时光,音乐是西班牙名曲《Quizás, quizás, quizás》,这首歌有几句词我特别喜欢‘Y así pasan los días, y yo desesperando, y tu tu contestando, quizás quizás quizás(日子就这样流过,我的绝望与日俱增,而你却总是回答,也许吧也许吧也许吧) ’。
最后的葬礼上小田切让那场哭戏也着实催人泪下,哭到人都站不直了,听说小田切让5分钟直接进戏。说起催泪有人说《秋刀鱼之味》是催泪巨制,但实际上我在这部《东京塔》前掉的眼泪更多。
小雅带着荣子去了东京塔,塔顶阳光正好。
两个多小时打的一部温情催泪牌,细节处有好多值得慢慢回味的地方,荣子写的信,看着儿子的火车远去的眼神,收到儿子的书时由内到外的骄傲,每一个懂事的孩子看到这部电影应该都是想起很多生活琐事。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树木希林女士出演过的《比海更深》,“我活到这个年纪,还没有说爱谁比海还深”,《东京塔》表现出来的情感,完完全全推翻了这一句话吧。剧中一直没有交代小雅是否带荣子去过东京塔,根据我的判断应该是没有的,不然最后为何小雅带着照片上了塔顶,又或者说有过,东京塔是荣子最爱的地方,小雅带着她重游故地,这是另一层猜测了。
即便眼前诸多苟且,但你还是下不了决心抛开眼前的一切回到你已经厌倦的小地方,那或许现在就该拿起手机拨号往远方打一个电话了。
Ps.我要继续看小津安二郎,也会开始看侯孝贤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