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了以某种方式行事。如果做某件事的结果不好,我们就不会再做;如果结果好,我们就会重复这种行动或行为。但这样会引起一个问题,这样的奖励策略会让人失去内驱力,一旦外部奖励没了,行为就消失,这就达不到持之以恒的坚持。
那么,该怎样让一件事变得足够有吸引力,使人不只想做一次,还想反复做下去呢?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先找到足以诱惑当事人的奖励。哪些事情最为重要,希望怎样得到奖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奖励和诱人奖励之间的区别在于,它对当事人来说是否重要。比较棘手的是,要对自己或他人足够了解,才知道什么真正重要。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提升吸引力的5个妙招:
001 让做“正确的事”变得好玩
大多数人不相信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也可以是很愉悦的。比如,我特别爱吃零食,但为了减肥我不得不控制自己。上周,我通过某博主的介绍,发现“薄荷”出品的零食,即健康又好吃。于是我把家里零食换成了健康的零食,没想到孩子们也很爱吃,原来减肥也可以愉快地吃零食。
002 多用胡萝卜,少用大棒
用诱人的奖励调动人们坚持做事,比用恐惧和惩罚更有效。恐惧诱发了消极行为,恐惧可以动员人在短期内改变行为,但长期而言,它只会触发人们对待议问题的回避和否认,把他们吓得切入被动反应模式。
例如,我以前总会对女儿说:如果你不在9点前写完作业,你明天就别想出去玩。后来和女儿聊天时,我才知道,当我那样说时,女儿表示更加无法写作业,满脑子都充斥着无法玩的悲伤情绪,和害怕被妈妈责骂的恐惧,令她更加没法静下心。后来我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后,女儿才慢慢地意识到学习可以按自己的节奏来,并且当她不再担心和恐惧时,她的脑袋才有空间去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003 别把物质奖励视为最佳奖励
记得女儿小时候,为了培养女儿的好习惯,我学习网上的“小红花”策略,只要做对了我就奖励一个小红花,凑足一定的小红花可以换礼物。一开始女儿挺兴奋,但长期实施下去后,每次让她做个什么,她就问我有几个小红花,没有小红花她就不做……于是我停止了“小红花”策略。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反向发挥作用的神经记忆手段。为孩子们本来就喜欢的活动加上奖励,并不会让他们更喜欢,反而让她们把注意力放到了奖励上,而忽视了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
004 光说大道理不顶用
有一种信念是:只有教育才能真正地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又回到了“人都是理性的”观点上。 不要光想着教育人,而是要调动人的心理和情绪,让他们坚持做事。让需要坚持的行为变得愉悦,才会让我们更加愿意去坚持✊
005 让活动本身变成奖励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如果人们得到了奖励,就会坚持做事。他们努力想提出理论和模型,论述积累得分、奖牌和金钱等好东西能让当事人或其他人保持动力,坚持做事。然而,和制造恐惧的消极方法一样,仅发放奖励只能让人“暂时顺从”某种行为方式。其实,活动本身必须具有奖励意义才行。
这是一点微妙却又重要的区别,与传统的金钱奖励比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重在世界上留下积极的影响,对他们而言,积极的影响便是一种诱人的奖励。比如:不要为了减肥而跑步,要成为跑步者;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而要成为阅读者。
最后,分享一段歌德的诗:
依照一个人表面的样子去对待他,
他就只能维持表面的样子;
依照一个人的潜力去对待他,
他就能成就他最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