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和共同体的伙伴们一直在书写和讨论回应。有几位伙伴提到关于对学生的一视同仁(P69)。我觉得生命是流动变化的,人是千差万别的,没人可以完完全全的做到一视同仁。如果说要有,那仅仅是教师的一颗放在孩子身上的心是一样的。这朱先生谈到了因为孩子千差万别,所以很难一视同仁。这里我想要补充的是,老师独特的生命经验会对不同的经历有不同的感受,做不同的回应,这种回应一定是千差万别的,一定是带着老师的生命印记的,有所不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不管是从孩子的角度还是老师的角度,因为差异,因为独特,因为变化,真的需要允许老师做不到一视同仁。
朱先生又谈到那个著名的隐喻——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也深有感触。这段时间在兵哥班上上课,其实一开始是感觉比较阻滞的。不管是因为疫情,还是学科的难度,还是天气什么原因,都感到一开始不是那么的顺,孩子们对课上的反应也不是那么的积极,呈现出很多的状态。也是因为开始有一些沟通的基础,当那天谈到那个亲子沟通讲座的事情之后,引起了孩子的很多共鸣。于是这几天,总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利用课间的时间来我的办公室,想要跟我表达一些她们想要说的东西。而这些孩子通常表达的就是跟父母连接的需要,被尊重、被理解的需要。我想这些可爱的孩子,她们的内心是纯真的,她们的渴望和向往都是美丽善良的,她们在不断地摸索和找寻可以改善的途径。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但有很多天使可能中了魔咒,蒙蔽的心。所以,我们需要去帮他们解咒,帮他们澄清,明亮他们的心,恢复天使的美丽模样。孩子们上课的状态不好,也许是因为他们在困苦、困扰之中,所以根本无心来听课。他们要认识到他自己,成为他自己,才能有更多的力量前行。
知识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先要看到孩子的状态,靠近他们的内心。在此之后,可能教育才能够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