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是个差等生,小学数学就能考不及格,若不是语文成绩还过得去,就差点误以为自己的智商惊为天人的低,家族里有名牌大学的基因,但我的学习成绩不过是努力学习以后终于从差等生进阶到了中等生。大部分和我一样成长的孩子应该知道老师的关注点永远是在班上那几个拔尖的人身上,还有就是令他们头疼的倒数的笨同学。
这样的进阶让我逃离了老师的视线,也给了自己和家人某一种误导,人一旦进步就会以为自己有无穷的潜力,能够一直向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十五岁那年中考结束,我考的不好也不差,应该是在能力范围之内,可以勉强上个实验高中或者是去职业类的学校和那群被大人们认为没有出息的孩子呆在一起。我最后还是选择了去职业类学校,好在它是三年中专制两年大学制,十五岁的我当时心里只有一种观念就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很久以后我对自己的这次选择感到一丝庆幸,我深深的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恐吓我如果我不念普高不考上本科就会把我赶出家门,然而事实上母亲最后支持了我的选择,因为母亲的这次支持,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做学生的快乐,做优等生的快乐。原来学习这件事情是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只要你能够获得成就感获得关注,必然就能全神贯注的去做这件事,哪怕是应付考试,应付比赛也要将考题背的滚瓜烂熟。
那三年我拿过奖学金,拿过比赛的奖金,遇到了一个老师,一个看似严厉,人人对她闻风丧胆,我却和她从尊师到最后变成了友人。她看似是一个一丝不苟守规则的人,见不得阿谀奉承,殷勤献媚。其实心底是个很善良充满正义感的人,她的耿直常常不会手下留情,所以但凡略微有些调皮和圆滑的人背后总是不大喜欢她的。而我,那时候我很喜欢她,喜欢她的严格让我更加自律不敢出错,喜欢她最后带给我的友善让我了解了生活中的她也有很多还不成熟的地方,那个时候的我没有情绪,没有实践,对于现实生活的许多事情只有理论观念,所谓旁观者清吧,于是我们在深夜盖着棉被长谈的时候,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和她成为了朋友。
后来我离开了学校,离开了那个使我成长的地方。我需要接触新的朋友新的老师,她需要接触新的学生新的同事。就这样世上总有要散去的宴席,也总有慢慢降温的感情,只是每当我深深的回忆起时还是热血沸腾的,我不愿多说什么,只愿将回忆封存,偶尔独自拿出来观赏,看看儿时的我是那样纯粹。
不管怎样我都庆幸自己上了大学,它带我走出了小城镇,让我认识了更多的事物。我在很久以后直到现在都认为除非你上一个好大学,清华,北大,211工程大学,其他的所有学校大概都是差不了多少的。但也有朋友和我聊起过他那几个上了211的姐姐们,一个混的不如一个,就在那一刻我开始觉得学历不再是那么重要,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个人的努力,思维,远见,机遇。它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块敲门砖,但当你没有那块敲门砖的时候就可以去寻找别的砖,比如经验。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对一切没有头绪,只是尽可能的争取大学里所设的头衔,顺利的当上了团支书,朝着入党前进,可是一年过后当我接触了这个小社会过后,开始慢慢感受到了团支书有什么用?入党有什么用?学生会很牛吗?学长还不是想着怎么更容易的泡学妹,系领导还不是拍着主任的马屁。而我这个小虾米除了背黑锅,带头树立班级积极学习的正能量外又何用。临近毕业我的工作在哪里,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每个月赚多少钱才能豪爽的孝敬父母?就在这些想法慢慢产生的时候,我戒掉了韩剧,戒掉了毫无营养的八点档电视剧。我开始看《职来职往》,也是那个时候认识了刘同,他的书曾给迷茫时期的我一股正能量。
2014年实习的时候,我从人力资源部的一名小招聘助理转去做销售,销售是个很容易使人疲劳,沮丧的工作。特别是电话销售,就算办公室再大,都让人觉得拥挤,耳边都是轰炸式的“喂,你好!”在销售部呆了两个月左右拿到了两万左右的薪水,在当时是我人生当中的一笔巨款,我想我又在班里所有的实习生中领先了,于是我毫不犹豫的辞职了,秉持了一贯的见好就收。其实事实上没有那么轻松,那段日子在我刚离职时回想起来是黑暗的,是窒息的。如今也不过是轻描淡写就一笔带过了。总有一天你会有一种感受那些曾经让你痛苦不堪,泪流满面,极度绝望的事情,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画纸上的一个小黑点。
2014年6月我正式毕业了,我拿着实习工资去旅行,直到把它花光,夏天的时候开始重新投入工作。必须承认自己略带一点小聪明,总是懂得掩盖自己的小慌张,于是我的面试总是还算顺利。我投入了新工作,带着实习时所学到的皮毛投入自学的工程,那时我从3300涨到了4500,然后因为某些职场潜在的规则选择了离职。
离职的时候我几乎没有什么存款,但依然在过年的时候给家人包了红包,大概花了我八千左右,也记不清了,其实不管自己的生活过的如何我都觉得还好,没钱就不学人家样样都买最好的,衣服穿的体面就好,护肤品适合自己就好。可是红包不能少,我喜爱看别人收到红包时的推脱,欣慰,和喜悦。那比背一个上万块的包在街上晃荡,招几下羡慕的眼光来的真实,窝心,满足,快乐。
过完年我没有告诉家人我辞了工作,照模照样的初七就离家去上班。我不想呆在那个屋子里抑郁,不想每天为了吃什么发愁,于是我拿着最后剩下的钱去旅行。每到一个城市,就往咖啡店里跑,我总觉得咖啡店既没那么热闹和拥挤,又能看到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橱窗外来来往往的行人神色匆匆,咖啡馆内的客人怡然自得。
旅行结束后开始投入找工作的阶段,陆陆续续的面试都不太顺利,不理想的工作地点,不理想的工资,还有夸张的皮包公司。我有些沮丧和灰心,想起自己的生活一团乱,没有工作,没有恋人,对家人报喜不报忧的我,开始感觉无依无靠。这是我毕业后第一次产生了依靠的想法,觉得一个人太累,觉得自己这样的要强真的没什么用,别人是不是都过着愉快的生活呢?他们累了就喊累,他们满足于现状,他们想着中午吃什么?而我,还在把杜拉拉一个杜撰的电视剧人物当作信仰,好像有些可笑。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渐的感到后悔,后悔当时的我怎么就放弃了一段可以让我在此时保持幸福感的爱情。可那时我选择了一个人,选择梦想,那么在那之后就绝没有后悔的理由和借口。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他遇到该遇到的人,开始新的旅程。我继续探索关于自己的人生旅程。
所幸好运再次降临,突如其来的一份高薪的工作改变了我所有的窘境。我的经济终于独立了,甚至开销之余我可以存钱了,我慢慢明白一个女孩子,钱要自己挣,脸要自己养。要漂亮,还要活的漂亮。讲到底经济独立,其他的一切也会慢慢独立。
2016年迎来了结婚热潮,我一度怀疑过这个时代,还是21世纪吗?怎么在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还未长大,还没有看够世界的时候,大家就开始转换角色步入人生新的阶段了。对单身的我打击真大,问题是旁人开始不问年龄的打着安慰的旗号随意打击。可以找男朋友啦,可以带回家啦,可以结婚啦!然后我被这样的言论真的弄得慌张了。
但是原来进入社会后,谈个恋爱果真是那样难。我无法应付社会男士的现实和小聪明,我厌恶他们的规则和理所当然。
我一想到当初的你花了这么多功夫来了解,来改变。不过两载光阴,我实在不宜变得太快,妥协的太快。今夕是何夕,负君不负卿。
23岁,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