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九月重阳。
天,特然凉了下来,早上我去散步时,冷风飕飕,丝丝细雨,洒在头上,心里有点紧。我在想,咋天还是摄氏37度高温,热的人没落没落的,一夜之间竟如此反差,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古人对于重阳节,是很在意的,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遍插茱萸少一人”。 读之令人伤感,叹时光如梭,乃黄昏已到,夕阳西下,无可奈何。唐人刘兼,有首诗: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读之,似乎自己都要流泪了。
古人悲秋怀古,今人似乎洒脱些。我的不少网友,在网上发的一篇篇很不错的诗词,在手机上不断飘入我的眼帘:“枫叶披霞映色光,登高望远向迁方。挽须白首添惊彩,笑问人生几重阳”。有几分豪迈,也有几分无奈。“手捧茱萸今日醉,情融韵味入他乡”等等,独有情趣。我在想,今人与古人都过重阳,而今人似乎更洒脱些,还是毛主席那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饭后,我默默登楼,窗外细雨蒙蒙。楼台转角处,几株菊花正傲视浓云,芳香四溢。鱼池边的三角梅开在了池底,和着池中的锦鲤,一起游荡;还有一畦青菜,几盒蒜苔,绿油油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交相辉映,看着令人心动。收回目光,咀嚼着重阳的诗句,过我晚年生活:
一壶茶,一阁书,一把琴,足也。
2022.10.4日于凌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