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赶往下一站住宿地的路上,赶过去大概就8点了。现在天色已暗,路灯渐渐亮起。之所以赶夜路是因为多看了一个景点——洪桐大槐树,寻根之旅。
最后一站:洪桐大槐树
大槐树,人们之所以心心念念是因为曾经被迫的一场移民。人虽然走了,根还在此处。一进门就有一个大大的根字,不知有多少故乡人看到它会触景生情。原先此地只有33公顷,因发展景区旅游一度扩展到现在的360多公顷,走很远才能看到所谓的大槐树。
大槐树分为三代,第一代已经枯死,现原址用牌位代替供后人祭拜,往后走走用水泥铸成了一棵仿第一代的大槐树。第二代现在也已干枯,唯有第三代还存活。此画面与我想象的大槐树场景完全不同。在我脑海里,应当是如水泥铸成的那棵那样粗壮的老树在村子里,村民们依然守着它生活。来往游客可能会在树上挂上许多许愿条,围着树丈量,而平日村民们会在此处唠唠家常。现实和幻想的差距再次让我意识到,看景不如听景。
除了三棵树,其他都是后建建筑,它们都在反映两个主题:寻根和祭祖。于是衍生出祭祖的大殿,百家姓的牌位,百家姓的纪念品等等一系列周边产品。我想纯朴的民风民俗已经不太容易找了4A景区的评定也许在于它的盈利和商业化吧。
中间一站:万荣县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不断的被扩建。大槐树的主题如果是那个根字的话,李家大院的主题则是随处可见的善。一进门就是挂满了善字灯笼的大道,当然这也是后修的。除去这些浮华,重点是11个院落。据导游讲,李家是从农业转到商业一路走来,经历了八代人,200多年的历史。他们家的灵堂的墙壁上挂着簸箕、罗底和粗布,代表他们家的创业发展之路。
11个院落中最有特色的是李家留学生娶的英国太太麦氏的住处,全部是中西结合风味儿,哥特式建筑风格体现其中。太太的住所对面有个大平台,下面是存放粮食的,上面太太用来跳舞玩,看着很惬意。
院落的所有建筑的雕刻都非常精美,有一堵墙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善字,背景是365个小善,也就是所谓的日行一善。所有门头都有非常多的雕刻装饰,比如葡萄什么的,也都富有许多吉祥的意义。有一个平台上砌的墙,每一小块图案都不相同,据说是李家人行善请老百姓盖房,为了让百姓有更多的工钱吃饭所以延长了工期,百姓为了感谢他们的善,修了此墙。
李家留学、外出经商的人还将日本的推拉门设计带回此地。还有里外一共六道锁的无敌门。壁柜是暗道的设计在抗战时期起了很好的藏身作用。内墙与外墙之间厚厚的空间其实是保险柜的设计。各种精巧的设计都体现了两个方面,其一是古人的智慧,其二是李家人的富有。就连结婚和办寿都是不同院子不同房间。
这11间院落都是古屋,但里面现已放满了拍电视剧时所用的道具,听说电视剧《李家大院》还没有上映,其他演员不熟悉,只看到了嫁到太原的韩国人蔡琳。
第一站:舜陵
一大早天气很好,有点凉风习习的感觉,到达的第一站是古代部落首领舜的陵地。据说舜的名字叫姚重华,他有一只眼睛是双瞳。尧当年也是对他进行了很久的考察才传位于他。他非常孝顺,即便是后母虐待、生父棒打。他对耕牛也是如此,不忍心打牛,于是身上绑个簸箕敲打,让牛误以为打了其他牛,而努力工作去。(会造成牛的心里阴影吧,哈哈哈)。
整个舜陵由寺庙、戏台等组成,多位皇帝曾来此地祭拜、看戏。场地宽敞、清净肃穆。相对曾经去过的武则天的陵,我觉得此地更有看点。最后一间寺庙供奉着舜和两位夫人娥皇女英。尧不仅禅位给他还将自己的两个女儿交给他,真是委以重任。
看过之后感觉自己在历史知识方面的探索实在匮乏,都只知道一点,并不了解太多。回家后需要多多修炼。
走进舜陵其实除了徒步也可以坐马车,铃铃铃的声音非常好听,马儿们也都被装扮的很俊。另外我觉得舜陵里面的两棵千年大古树比大槐树好太多了,虽然大槐树有更多象征意义。此两棵千年古树千年相望相守被诉说为美丽的爱情象征,但我损损的死性不变,嘀咕了一句,不是它们想相守千年,是它们没有腿走不开。
今天是倒着叙完全程的,手机打字有些辛苦,但即便是这样,在我打完这些字的时候还没到达几天的目的地。一顿晚餐还在等着我,每逢佳节胖三斤是不变的真理,不论你出门还是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