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情擦肩而过
文/于会梅
1.
苏有朋有一首歌《擦肩而过》, “总是在转身以后/ 才发现梦已远走 /熟悉依旧/却隔着遥远的距离/ 追逐里萍水相逢 /随青春停停走走/ 你我的梦随着人潮/擦肩而过”。歌词和梅的爱情有些相似,她的爱情随着距离擦肩而过。
19岁,对于梅来说,是个梦想绽放的年纪。她和初中好友敏相约一起去考中戏表演系。现在想起真是一件可笑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事情,而如果没有那次荒诞的冲动,梅就错过了她唯一一次爱情。
梅的性格,外表看着很柔弱,内在却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她有一双毛乎乎的大眼睛,很多人都说她眼睛很漂亮,为此,即使是高度近视,她也不戴眼镜。梅一直后悔放弃读高中而去上银行中专,这种悔恨使她每天很痛苦,面对不喜欢的工作,内心无比煎熬。终于,有一天,她对初中同学敏说想去北京考中戏,考不上就当去旅游了。
敏性格厚道,胖胖的,有一副好嗓子,她决然地答应了。
梅的父亲很严厉,母亲很宽容。梅知道和父母说实情,肯定会遭到反对,梅和同事串好班,对父母说和敏去北京玩几天,如梅所料,父母没有反对。
敏的生母在她15的时候病逝,父亲又组成了新的家庭,对她很放任,敏没有什么阻碍,我们如愿踏上了北京考学之旅。
2.
1991年,梅的老家还没有通火车,梅和敏去大虎山转乘,火车很慢,大约12个小时到北京。火车上,对面坐着一对情侣,比梅和敏大5、6岁的样子,聊着聊着,得知他们也是去北京参加艺考的。女生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读大二,她男朋友第三次考央美,女朋友劝他如果今年再考不上,就考别的院校。男生却孤注一掷,非要考央美,表示一年考不上,就一直考下去,梅和敏都佩服她的毅力和勇气。
车晚点,到北京已经22点多了,女生邀请我们一起跟她们去央美找同学住宿舍,敏担心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就答应了,梅跟着一起前往。
央美一夜,感恩那对情侣。
第二天,梅和敏根据招生简章标示的路线,找到了位于东棉花胡同的中央戏剧学院。梅和敏按耐住满心的渴望扒着大铁门栏杆朝里望,那个兴奋令梅眼睛放光,里面是她心中的圣殿。
梅和敏恋恋不舍放开手,转身去找栖息之地。沿着中戏两侧的地下室小旅店,梅和敏挨次询问,得到的都是“爆满”、“没床位了”。
梅和敏有些泄气,害怕找不到床位,会流落街头。一直走到与东棉花胡同隔着一条小马路的东城区法院的招待所,那是一个地下室。梅和敏走进去,一位微胖的阿姨说只有一张床位,梅和敏高兴地互相对望了一眼,展开愁容。阿姨建议两人挤挤,梅要求一张床可以,但要求两床被,阿姨进去请示领导。
梅和敏坐在沙发上等待的时候,俊穿着一身牛仔衣服,背着个双肩背包走进来,他明亮的嗓音吸引了梅。俊问有没有床位,梅代阿姨说没有了。俊听见答话转回头,梅一下愣住了。“这人怎么和哥哥这样像?”梅脱口而出。天啊,眼前的陌生人似曾相识!梅问俊也是考生么?俊嗯了一下。俊等得不耐烦,要走。梅让俊再等等,阿姨一会就回来了。这时有一个男住客要退房,敏对俊说,你太幸运了,我们找了一路,都客满。阿姨回来,给梅和敏还有俊办好住宿手续,梅和俊就这样认识了。
3.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初试。梅和敏没有上过艺校,俊说今年是第三次考中戏,去年已经进入了复试,三试的时候下来了。梅和敏很佩服他,请求他介绍点经验。俊却一再打击梅和敏,说没有进入过艺校很难考上的。情绪低落的梅和敏还是不想放弃。
招待所几乎住的都是考生,早晨,大约5点多,敏上地面去厕所,回来和梅说,看见俊在练嗓,“哦,好勤奋”,梅翻一个身,又睡着了。
初试,梅朗诵了一个电影片段,好像引起一位考官的注意,她出去又找来一位老师,问梅多大了,学没学过表演,梅如实回答。在表演小品阶段,主考官让梅和另一位男考生编一个小品,组织另外5、6名小组成员一起表演。小品中,梅拒绝给乞丐钱。主考官这次没有对梅过多提问。可是,梅还是觉得很有希望进入复试。
初试后,俊主动找到梅和敏,邀请一起去天坛玩,反正,复试的成绩还要两天后才出来,梅和敏答应了。梅迫不及待地问俊初试怎么样,俊说没什么问题,问梅小品演的什么,梅复述了一遍。俊说梅的表演不对,应该给乞丐钱,这个小品考验的是考生的天性。梅不懂,不给乞丐钱也不能说自己不善良啊!梅只是不喜欢那些没有骨气的职业乞丐,俊不再解释。
4.
去天坛游玩的路上,由于人生地不熟,梅想问路,被俊阻止了,敏本来就不爱问路,就这样,来了一路去天坛的公共汽车,俊招呼上车。还主动为梅和敏买了票,买到手,俊就把票撕了,扔到地上。
过了几站,梅忍不住问售票员,售票员带搭不理地说反了。梅没听清楚,过了两站,梅又问,售票员不耐烦地说,刚才不告诉你反了吗?这回梅听清楚了,俊也听清楚了,俊责问售票员为什么不早说,售票员辩解说,你不问怎么说,俊说上车的时候就说去天坛,售票员说告诉了。俊的火冲上脑门,脸通红。售票员向我们三人验票,俊说撕了,售票员要求我们补票,梅掏出钱,俊不让,说买了干嘛还要再买?就和售票员吵了起来。下车了,梅把钱塞到售票员手中。没想到,俊下了车捡起路边的砖头要上车打售票员,梅跑上前忙拉住俊,敏则在原地吓傻了。俊使劲挣脱,梅喊敏快来帮忙,梅和敏死死拉住俊,售票员嘴里骂骂咧咧的,车很快开走。俊气急败坏地将手中的砖头扔向远去的公共汽车,幸好没砸中。
俊气呼呼地,梅劝解一路。我们是来考试的,不能惹事,要是为这小事被拘留,不能考试,不值得。俊听着有道理,气渐渐消了。
到了天坛,俊、梅、敏三个人玩得还是满开心的。在回音壁,梅喊着俊的名字,敏喊着梅的名字,体验着先人的智慧和穿越时光的浪漫。
到了祈年殿的时候,三个人熟络起来,一起有说有笑的,三个人互相教着方言,俊说湖北话,邀请两人去武汉。梅教俊说东北话“咋的啦”,敏教“耍大刀哪”,挺有意思的。
祈年殿外,三人合影,俊的手搭在梅的肩上,梅梳着齐肩中长发,两边的头发在脑后束在一起,绑着一个白色带圆点的蝴蝶结丝带,穿着红色短夹克。敏梳着一个粗黑的辫子,穿着绿色风衣。俊穿着初次见面的黑灰色牛仔套服,显得干练英俊,那是1991年的4月18日,20多年过去了,梅依旧清晰记得。
之后,俊顺利通过复试,梅和敏落榜了。两个人去了故宫、北海等地游玩,没了俊的消息。
5.
回到老家,梅对俊的思念与日俱增,达到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的程度。敏鼓励梅给俊写封信问问考没考上。梅忍耐不住,写了一封充满牵挂的信。信寄过去三个月,突然,梅接到了俊的回信。信中说,俊顺利通过了三试,接到文考通知,接下来,准备高考,直到高考结束,才回信。信中,俊表达了对梅的好感。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个人的爱情慢慢发芽。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情呢?梅对俊是一见钟情,俊对梅也有好感。但是,距离,这种距离,不只是地理距离,有职业上的距离,家庭背景的距离,还有一些距离是看不见,却能深切感受到的。
梅和俊的爱情主要是通信。在90年代,通信还是常态,梅给俊写诗表达思念,俊回信鼓励梅要多看名著,投投稿。也就在那个时候,梅开始在鞍山日报上发表诗歌。在与俊的交往中,梅发展了文学梦,这个梦一点一点走进现实,而与俊的爱情却由现实一点一点走进梦中。
梅不满足写信,还经常给俊打电话。那时,小城中一般人家还没有电话,一次次,梅下班后,吃完饭,骑着自行车到单位给俊打电话,那时打电话还要转机,挺麻烦。电话里,俊和梅说着一天的喜怒哀乐。包括和同学去陈凯歌拍摄的《霸王别姬》剧组试镜,见到了偶像张国荣。俊和梅分享着心中的兴奋,在电话里告诉梅,哥哥特别平易近人,聊了很多,哥哥鼓励俊加油!梅也和俊一起兴奋,仿佛也和俊一同看见了哥哥。
这样,通信一年多以后,梅开了病假条,瞒着父母去北京看望俊,给俊过生日。去之前,特意自己拿面、油、鸡蛋、糖做了60多块梅花形的蛋糕,俊非常爱吃,梅还送了俊一支金笔作为生日礼物。那次,梅还是住在东法招待所,同房的还有一位来自湖北的阿姨。巧得很,阿姨的老家是俊的姥姥家。
俊在招待所给梅唱了《水中花》,是梅喜欢的,还唱了好几首梅喜欢的歌,又背了一个话剧片段。梅都用一个小录音机录下来,回到老家反复听。
俊答应放寒假来梅老家。梅期盼着,期盼着。期盼到的是俊利用假期出去拍广告,不来了的消息。梅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孤单地来到公园,坐在冰封的湖边,捂着脸哭泣。眼睛哭肿了,人也冻感冒了。梅知道,这种爱情,她无法抓住,她既迷茫又痛苦,却又不愿意爱情就这样擦肩而过。
6.
梅把与俊的相识相知的过程都写进了日记本。没曾想被哥哥无意间偷看了,哥哥告诉了爸爸,爸爸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让梅和俊马上断了。梅特别痛苦,哭了好几天,她把记着和俊有关的喜怒哀乐一页页撕下来,投入到炉火中,看着火苗升腾,而那一页页情书变成灰烬,心痛到麻木,梅发誓以后再也不写日记了。
梅没有屈服家里的压力,她又一次来到北京。俊请她吃饭,梅和俊说家里不同意,想辞去工作,来北京找工作。俊说自己还是学生,不能照顾梅。于是,俊给梅唱歌,给梅背诵话剧的片段,逗她开心。俊陪梅来故宫游玩,梅享受着和俊的每分每秒。梅想和俊合影留念,却忘带相机。让俊借相机,俊又不肯,梅心里有些酸楚。
梅和俊没有越过红线,一直保持着纯纯的爱情。
那次,梅出去找工作,没有找到。失落的梅只好又回到老家。没几天,梅就接到俊的分手信。俊说毕业后要去香港发展,无奈下,只能分手。梅彻底懵了,她每天浑浑噩噩的,一切都变得了无生趣,她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思。她不能成为俊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她必须接受分手的现实。
那段时间,梅想到过自杀,被敏劝住了,孝顺的梅为了父母坚强地活下来。之后,梅再也没遇到爱情。
7.
梅以为嫁给爱她的人会幸福。结婚十年,梅却逐渐发现她错了,她嫁的人并不爱她,他只爱他自己。直到伤到绝望,梅提出离婚。
后来,梅以成人身份参加了普通高考,考上了中戏戏文专业。命运真是捉弄人,如果15年前,梅考中戏表演系落榜,第二年再考戏文专业也不见得考不上。命运啊!为什么?
在中戏上学期间,梅到中戏人事处打听过,人事处的工作人员为学生保密,拒绝了。
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梅只想找到俊问一问,你过得好不好?幸不幸福?
毕业后,梅断断续续找过俊,网上有一些俊拍片的消息,但没有联络方式。
直到有一天,多年的闺蜜敏打电话过来,告诉梅,俊改名了,改这个浚了。梅上网一搜,竟然搜到浚经纪人的电话,梅给浚经纪人发了一条短息,浚经纪人给浚打了电话,接着浚就给梅打了电话。梅让浚猜猜是谁?浚竟然猜出梅,还说也曾想去找梅,但是。梅没有计较,这样,失去联络17年的两人联系上了。
8.
放下浚的电话,梅得知浚生活在天通苑东三区的时候,梅躺在床上哭了一天。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梅住天通苑东三区,浚也住天通苑东三区。梅住59号楼,浚住49号楼,彼此却从未见过面。亦或者,彼此擦肩而过,梅没认出浚,浚也未认出梅。再相遇时,浚依旧住在天通苑东三区,而梅却搬到了河北燕郊。
梅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和浚见了面,浚儒雅许多,没有了青年时的鲁莽,梅和浚举杯小酌。四目相对,生活的无奈,彼此已经欲说还休。
浚和梅说他娶了一位警察,没有共同语言,婚姻也不幸福。梅没想到,浚的婚姻状态竟然和自己如此相似,她回到家里,痛苦地偷偷哭了一晚。那时,梅的父母正在梅家,梅把见到浚的事情也和父母说了,父母叮嘱梅不要破坏浚的家庭,梅答应父母,一定不会。
梅后来忙着写剧本,没有再见浚,她得知浚过得不好就足够了。她要努力写出名,让浚后悔。她甚至有些窃喜,他没有在她之前成功。
过了几个月,有一天,浚给梅打电话,说和妻子打架了,他要是不离婚,说不定哪天把妻子杀了。梅被吓住了,那个阳光的浚哥绝对不能成杀人犯!两个人不爱也不至于互相杀害呀。梅劝浚要冷静,不要做傻事,为了孩子,不要离婚。
又过了两年,突然,浚给梅打电话,说妻子提出离婚了,浚曾经对梅说过,要是浚离开妻子,妻子就割腕自杀。没想到,最后,浚的妻子却主动提出了离婚。
离婚后,浚也没有选择梅,她们再一次擦肩而过。
9.
“爱情擦肩而过的时候/ 也曾想要珍惜那悸动 /只是握不住彼此不同方向的手 /你我擦肩而过的时候 /也曾留下动人的传说 /是 否 还 能 够 为 我 等 待/ 为 你 停 留”。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