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看了一个让我落泪的广告:
一个离家出走的女孩看着路边冒烟的小吃摊,因身上没钱准备离去的瞬间,摊主叫住了她:要不要吃点?
“我没钱”
“来,我给你做碗吃的。”
“你为什么对我那么好”
“并没有,不过是一盘炒饭而已”
还有一个并我更好心的人,就算她经常碎碎念,经常照顾不好自己,经常挑剔,她做的每件事都让我们不爽。
随着摊主熟练的做着女孩爱吃的菜,女孩回忆起自己的妈妈:
“为什么挂我电话”
“我已经赶回家了呀”
“都几点了,这叫赶回家”
“我现在就在家呀,不然嘞”
“我很着急啊”
“妈。给我点空间好嘛”
女孩生气的冲进房间,拿起背包,转身就离家出走了。
很多时候我就是这样愤怒的妈妈
还记得刚见到出生的女儿时,我们并没有如同想象中的欣喜若狂,只是盯着这样一个娃娃,原来这是我的孩子,那是第一次做妈妈,尽管看了无数的怀孕书籍,新手妈妈书籍,依然在她到来的时候手无足措。
无论是因着孩子在子宫里的10个月还是由于男人的缺席导致女人被迫进入角色,女人总比男人先进入父母角色。
但是若不是很强大的女人,能伴随孩子出生甚至提前学习各种新手任务,那么上面那个画面会在生活中经常中出现。
在孩子1岁半左右,开始对世界出现探索欲望时,她们拿着勺子将盘子里的食物笨拙的喂到自己嘴里,地上,身上到处脏兮兮,你可能对这个小人凶凶的,甚至于她都不明白你的话语,你凶狠狠的批评她把食物洒出去了。
我们很熟悉的这句话: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很多时候虽然是告诫不要纠结过去的事,但是想想,在她尝试各种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因为她的错责怪她。
在看了很多育儿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面管教》等后,我发现我依然做不到淡定,即使有方法都做不好,因为你的内心包容不了那些错误,也许一个小小的事情就能挑起你心中的怒火。
也许你被苛刻过,也许你觉得自己很失败为什么不能教育好自己,也许你觉得为什么孩子要你一个人教育呢?
其实教育孩子有什么对错呢?你心理的对错标准就一定对吗?
那时我意识到也许我要看的不是育儿书籍,是心理书籍,如同《零极限》里提到的:
问题跟那些无关,跟你有关。要改变她们,你得改变自己。
慢慢的我尝试对孩子说: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妈妈也有很多做不好的事情。
以前总会觉得孩子有时候真调皮,真麻烦,再后来察觉到孩子的到来让我学会自我成长,我应该感谢她的到来,谢谢她让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责任,学会了自我反省,学会了道歉。
很多时候我还是这样叛逆的女儿
女孩看不惯妈妈的挑剔,看不惯妈妈的唠叨,在我远嫁这么多年后,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对父母的内疚更深,无论我走多远,长多大都是她们的牵挂,我们不习惯用好的语气和态度对待她们,只因为她们会无条件的包容我们。
远嫁后的每次回家,最怕的是离家,也最怕送她们回家。
离家,那身后的背影越来越远,不敢回头去看她们期盼和不舍的眼神。
送别,最怕的是望着的那个人一路不停的回头,不停的招手,而我要强忍眼中的泪水目送她们远去,直到拐角再也看不到那个蹒跚,瘦小,苍老的背影。
“从小觉得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就是妈妈
不怕黑 什么都知道 做好吃的饭
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我忘了这个被我依靠的人也曾是个小姑娘
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
怕黑也掉眼泪 笨手笨脚会被针扎到手
最美的姑娘 是什么让你变得这么强大呢
是岁月 还是爱”
我们长大了,不仅是他们的小棉袄,还要成为他们的防弹衣,还要做自己的铠甲。
总之:我爱你 对不起 请原谅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