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的孩子,总是觉得数学枯燥乏味;
如果我们的专业成长,遭遇了难以突破的瓶颈;
如果我们将在学校开设社团活动课;
如果我们想做一个让学生着迷的老师;
如果……
8月,我们相约成都,
让学生爱上数学,
让老师成为武林绝世高手,
不再只是如果……
四天的学习
烧脑从分组和座位安排开始
独行快,众行远
你知道骰子对面数字之和是多少吗?你知道扑克牌所有的数之和是多少吗?吴如皓老师让我们知道原来数学魔术的秘密不在于机关,线索,而在于数学的力量,在于你能否能在随机变化中看到永恒不变的数学规律。
吴老师的数学魔术,让我们看到了其精妙之处在于魔术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其中不光光是解答数学魔术的内在原理,更重要的是跟大家探讨如何在适当的节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切入数学的思考,享受破解魔术的快乐。从而引发老师的思考:一个好的教学,需要怎样的情境导入,需要怎样把握提问和停顿的节奏。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呈现的,是数学很厉害的人,还是数学学习很厉害的人?学生在课堂要学习的是面对数学问题的态度,我们呈现的应该是一个学习者不断修正,慢慢靠近正确答案的过程,学生聚焦的不仅仅是精彩的知识,更应该是思考的快乐!
何凤珠老师把她设计的数学学具和数学游戏无私地跟我们分享,带领我们以学生的角色体验学习,旋风魔方阵、多米诺骨牌、九色魔方、数字逻盘、完美抢数和乘法立方体,五连块拼组……
非常烧脑的学习过程,让我体验了一下学困生希望老师给多一点时间 ,多一点鼓励 ,多一点线索去解决问题的心态。
那又是什么让老师们玩得兴趣盎然,更让现场的孩子们欲罢不能呢?是何老师精心设计的数学游戏。
首先游戏吸引了儿(cheng)童(ren)(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顽皮的孩子)爱玩的天性,其次游戏难度有层次地推进抓住了儿(cheng)童(ren)好胜的心理,简单实用的玩(学)具直观操作更是搭建了动手操作和内部思维活动的桥梁,让每一个人主动掉进何老师的坑,玩(学)得乐此不疲。
比如说数字逻盘的解题原理和数阵图类似,关键是找到重叠部分,对于很多曾经被奥数虐过的人来说并不觉得陌生。
但是加上何老师让我们自制的数字棋和学习单,感觉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下棋玩。
吴老师说数学的味道和巧克力的味道一样,甜中带苦,苦中带甜,只有细心品味才知道它真正的味道。我想数学教学的滋味也是如此,只有像吴老师何老师这样用心去做才能真正感受它的甜与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