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
怀念,大概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这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种状态,好像能证明自己有过去、有故事、有回忆,但很快又会陷入物是人非的唏嘘中。人与人之间,从熟悉无话不说到陌生碰面也不一定认出来,是很无奈也很无力的。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一个人毫无预兆地突然消失了,不是死了就是不需要你了。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间明白到,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薄如蝉翼,一不小心就断裂了。可能在关系建立的最初就是基于需要和被需要,如果这种需要的依赖感消失,是不是对于对方来说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了呢?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渐行渐远和形同陌路?
这样想可能会有点悲观,但是想想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身边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就算很多老同学、老朋友还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但是因为后来的生活轨迹不一样,一不小心就失去联系了,甚至在街头碰面了也不一定认出来,就会觉得有点心寒。后来聊起曾经的时候,我们总会说:“我记得当时和ta关系挺好的,后来不知怎的就疏远了……”其实我们并不是不知道怎么的就疏远了,而是每当发现一段关系疏远的时候,一味把它归罪于物是人非,然后用“就是这样的了”来安慰自己不要难过。有时候在想,一段关系如果出现了疏远的状况,哪怕只要有一方主动热情一点,也不至于会是最后的陌生吧。
身边一个朋友说她很想忘记那个她很喜欢但是不可能会在一起的男孩子,所以她采用了最极端的方法,所有的朋友圈都不对他可见,因为她觉得,在他朋友圈消失了,对他来说,她就消失了,这样,忘记得比较快。 听完她的话,不禁觉得在社交媒体促进分享交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变得更脆弱了。朋友圈成为了她让他知道她存在的唯一途径,只要朋友圈不让他看到,他就会忘记她了。
好像没有了微信,就会彻底失联了一样。
我相信她对他的感觉并不会因为不存在于朋友圈及消失了的,只是借着朋友圈来提醒自己,和他已经渐行渐远而已。有时候,我也会下意识地用朋友圈和点赞来衡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换来的是失望,因为明明那个人和你关系很好,可是你却用社交媒体的一些玩法去衡量你们之间的关系,而你并没有去想,他可能只是刚好不喜欢玩朋友圈而已。
真的很希望一段关系的建立,不是因为需要和被需要,而是因为“我喜欢你”所以很想靠近你,并不是因为你能给我一些什么;也很希望一段关系的维护,不要依赖于想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媒体,而是面对面交流,在出现问题时主动一点热情一点去挽回,而不是用不再点赞、屏蔽朋友圈这样的方式去逃避。
卫兰有首歌是这样描述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的:“只需要我们还有心 心灰过眼前也有灯,别记得吵架有原因 但记得拥抱有余温,若觉得相爱有原因 便觉得这个我始终吸引。”
我不相信一个人不会如此轻易、突然,就在另一个人的世界里消失了的。
只要我们还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