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学者,心灵鸡汤,都叫我们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小学有篇课文《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可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呢?
总结了一下原因:懒、怕、贪、傲。
懒:这事拖着吧,明天再做,或者到时候有人做,也许这件事根本就不用做,到时候一起做。
怕:怕吃亏,怕太难,怕担责任,怕给别人知道。
贪:要是等下会不会赚更多,等下就得按我说的做。我都投入这么多了,那里能这点。
傲:我怎么能做这事呢!我就不是做这个的料,我是做大事的人。
例如一:做作业,先玩,反正这事会做,一下子就做好了。结果是一玩起劲,作业给忘了。最后怕给父母知道,就说做好,想着明天早上早点起来补,结果是睡觉又给忘了,结果到学校,要么鬼画符,要么就认罚,可最后是越罚越多,到最后破罐子破摔,就不做了,也不学了,从此老师家长也就放弃了。这个千古难解之题,现在的老师很有办法,把作业布置给家长。所以现在的家长很厉害了。孩子的成绩好了,生存能力差了,有些连生活能力都没了。我个人的见解是,把没做的补齐,然后督促当天完成当天的事,我不相信自觉性这个说法,要有就是能给他好处。或者是他喜欢的。反正我不是很喜欢读书。
例如二:谁看不过,谁会做的,衣服不用天天洗,碗不用餐餐洗,一起做,不是更省时间,到时候再说吧!结果最后就痛苦了,这么多怎么办。假装看不见!换吧!
例如三:孩子,你只要读好书就行,这些事我来做,读不好书就有责任。你是干大事的人。这件事你不用管,我帮你就好了,这都怪他。关于这些就不多说了发射出来的是,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
最后,给出我的观点,现在你手头上正在做什么,就把他做完。如果你在玩,就好好的玩,就只想着玩。
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目标,只有目的和任务。把利益一旦放开。只想着把事做好,其它就成了,事好了,利益也就到位了。
大秦帝国中猗猬说经商之道:若不把客人当成父母,否则利益不能与之亲近,如果不能获得利益,就把他变成口碑,来日必定翻倍滚利。这就是不管如何都要把事做好的原因。
很多人问我,你们公司的环保有什么如果具体到那一个点,,我也说吧清,我想这是一种状态和一种是境界吧!生活中时时注意,像我妹妹一样电视坏了,绝大多数的人都想着扔了,我妹妹想的是,给家电商回收,可能这中间会有一定的回收价值,再比如,当一种材料,一个低毒一个无毒,无毒更贵,可以选择更好的,那么经济不允许,可不可以选择差点的呢,可以可最终你的心理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们当下的这一刻,对我有提升吗?我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