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法牡丹画对联创作赏读。

融水法牡丹画对联创作赏读。

日前广东楹联学会曾会长到珠坑村调研,送给当地乡贤陈兴先生融水牡丹画作一幅。陈兴先生为表示感谢,书写对联一副回赠(邓伟林即场撰联)

题曾建国会长融水法牡丹画

惊天笔力赢声誉;

融水国花见性情。

(邓伟林撰联  陈兴书法)

认识曾会长的人,很多都或多或少了解曾会长独创的融水法大写意牡丹画。

为什么说“惊天笔力”呢?我们形容写字画画的人笔力深厚通常用一个词“力透纸背”去形容,而曾会长的融水法牡丹的特点是把几张宣纸重叠起来,泼水泼墨,以指腕内力将笔毫推转压抹,将墨彩通过水的浸透,幻化在下一张的宣纸里,一层一层的渗透,每一层宣纸焕发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曾会长以“融水法”作画最多可以达到一穿十。因此用“惊天笔力”去形容,虽有夸张但也不为过。

“赢声誉”怎么理解呢?2024年是曾会长艺术成就高光的一年,他的作品荣获了很多国际上的荣誉。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迎奥运的艺术品展览中,他获得了金奖;另外,他的作品还被全球四大著名艺术馆之一,俄罗斯列宾美术馆永久收藏。所以说“赢声誉”三个字,高度概括了他的艺术成就和国际影响力。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花就是牡丹,牡丹国色天香。曾建国先生所画的牡丹有别于其他传统形式创作,它是以大写意的笔法,将牡丹的娇艳色彩,以水为媒,将墨彩经自然沁化后形成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更提升了艺术生命力。

我们可于色彩和线条中感受和感悟到曾会长的豁达与率真性情,更可通过这一副对联,对曾建国融水法牡丹画艺术高度有更形象的认知。

我们写赞美人的对联,不能随便地、过于夸张地赞美,霉赞美也一定要真实的事例去支撑,才不会空洞无力。

水是情感的融合与催化,古语云:曲水有情。下联所表达的是“融水”更“融情”的创作理念。

我们创作对联,要力求将所见、所闻、所知、所想、所悟用文字形式去展现,需言中有物,以物寄情。下联,表面赞美牡丹,实际上是赞美创作这幅画的艺术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