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句:
即使我们有时候得到了金钱方面的自由,但仍然无法获得幸福,是什么样的烦恼和不自由,让我觉得不幸福呢?人际关系!还有,父母的爱的羁绊。
是什么东西在人际关系中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呢?是因为我们把别人当成了敌人而不是伙伴。
人际关系的烦恼都集中在一点上,就是我们活着的时候,常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认可欲求的危险在哪里呢?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在受着惩罚和奖赏教育的影响。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我们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倘若我们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还有谁为我们自己活呢?如果我们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于别人的评价,我们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么,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我的想法的时候,我就不可以发怒。
个人感悟,成长为更好的父母,是对孩子陪伴最好的礼物,我们之所以不停的向外寻求,去找寻认可。是因为我们内心没有真实的接纳自我。
学或者玩儿,是孩子的课题。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如何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这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可是“让孩子学习”却是父母的课题。
一旦察觉父母的行为有时候非常明显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面子或者虚荣或者支配欲而打着“为你着想”的旗号,或者是“为了你而不是为了我”的这样一种方法在养育,孩子就会觉察到这是欺骗,他会反抗。
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
阿德勒心理学主张,我们要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对不是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我们要做好清晰的课题分离。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去喝水。倘若我们无识他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去改变,结果只会是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对于孩子,我们需要施以某些援助。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否想要真诚的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从平时开始就建立起那种信赖关系,这是父母的课题。
苦恼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会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他其实已经失去了自我。
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正因为是关系亲密的家人,所以我们才要更有意识去分离课题。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这些,而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那就是粗暴的干涉了。
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然后丢开别人的课题,减轻人生负担,是最简单的第一步。
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去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看成了是自己的课题。在意你脸的人只有你自己。看见你的脸的人,会怎么想,那是别人的课题。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我们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要靠自己的剑去开创命运。
盘中错节的绳结,也就是人际关系的羁绊,我们有时候没有办法用普通的方法打开,我们只能用全新的手段将其切断。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要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但是其实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我们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对繁忙的母亲而言,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鞋带更快,但这是一种干涉行为,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