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北京城是中国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六朝古都,千百年来一直是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至民国,清朝覆亡后,这里曾经这里见证了中国最辉煌的时代,却也在炮火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从朝代更替到改革开放年代,北京城作为中国文化的首都,这里曾经酝酿了很多文人,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曾经就涌现出像老舍这样伟大的作家。
谈起北京文艺界的代表老舍绝对是当之无愧,他的为人处世,文章风格蕴含了北京这座城市的很多东西。他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也是北京城出去的伟大作家,但遗憾的是他半世漂泊,空有才华,最终却含冤而死,他死后中国文坛失去了一个真正的领军人物,而他也失去了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的荣耀。
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在其死后获得了平反,但斯人已逝,于是乎,许多人开始了对老舍著作及生平的整理,关于老舍的很多作品也被搬上了荧幕,有的被出版成书,也因此像《论老舍》、《老舍小传》、《老舍和他的作品》等著作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出现。
谈论老舍的著作很多,但真正能把老舍了解的很深,对他的习性与思想有深入了解与研究的却很少。研究老舍首先你要足够懂北京人,和老舍有共同的语言,其次你吃过苦,对老舍的经历能够感同身受,再者你要熟读他的著作,且对他一生中曾经待过的地方做实地考察,去近距离的体验,最后要足够用心,要能够看透他藏在谷子里那些属于穷人的酸气,就如北京的“豆汁儿”你吃过吗?
谈老舍谁有资格,他的孩子不够资格,因为他们和老舍没有共同的语言,不足以懂其父,当然资格很重要,能喝“豆汁儿”才能体会老舍作品中的趣味,但这样难喝的东西谁愿意喝,又有谁能懂这其中所蕴含的独特?
还别说,敢夸海口,敢吹牛,勇于承认自己有资格懂老舍的人确实存在,他不是老舍的亲朋好友,也不是什么文学大家,他是老北京胡同里走出的武侠电影宗师胡金铨。
谈起胡金铨,此人绝对是老舍的忠实读者,这一点从他导演的作品中就能看出。在他生前唯一口述自传《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中他曾说,他喜欢看老舍的小说,在导演处女作《大地儿女》创作剧本时,剧本中“有小部分是从老舍的《火葬》中获得灵感的”,而且“从《四世同堂》也拿了一部分过来”。
胡金铨深受老舍影响,他爱老舍的作品就像他热爱北京这座城市一样。他还曾想过和李翰祥一起,将《四世同堂》拍成电影,可惜碍于原著的篇幅没能拍成。
在胡金铨的一生中,老舍对他的影响至深,乃至于他看到别人研究老舍的文章就直言写得有误,最终自己在1973年到1975年,遍寻英美图书馆,寻着老舍的足迹,从国外到国内,花费巨大的心力为老舍写了一本《老舍和他的朋友》。
这本书是电影导演胡金铨对老舍生平、文学作品、文艺活动的叙述和研究。在书中作者形象生动的描述了老舍这一辈子。书中从老舍出生写到老舍创立“文协”后就戛然而止,其后老舍的行踪与死亡等未尽事宜并未写出,让人顿觉遗憾。
在《老舍和他的作品》这本书中,作者对老舍生平与经历评析独到,对老舍的作品评判实事求是,不以自己主观的好恶去误导读者。他对老舍的解析皆是有理有拒。在书中对老舍结婚抗议,身陷拒稿反抗等经历中,作者引用了老舍自己写的文章加以证实,为我们还原了真实的老舍。
那么真实的老舍在作者笔下是什么样的呢?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
胡金铨认为,北京小市民的特点是本分,窝囊,有正义感,但爱耍心眼,好面子,好交朋友。做起事来事也是任劳任怨,但无进取心,在哪方面都没有太大的成就。而这些北京人的特点恰恰是反应了老舍的一生。
老舍在学生时代学习一般、当国家干部又不太习惯、辗转国外、回国后又被母催婚,一怒拒婚,最后大龄成家。成家后的他成为教授备受追捧、直至写文遭遇编辑求稿发文求饶,最后主持“文协”共谋发展。
纵观老舍的一生,其交友众多,且好和稀泥,为友来者不拒,从不参与一些逆反或对其不利的事情。
在老舍的作品中,几乎大部分采用北京方言及北京特有的幽默方式进行写文。他的作品最接近北京的劳苦大众,而豆汁儿是北京劳苦大众最喜欢喝的食物,也是老舍幼年最常喝的,在豆汁里,老舍的苦涩与穷酸才能体现的玲离尽致。
而北京的“‘小窝头’象征老舍的一生,没落贵族,苦读成名,文艺斗士,入庙堂,投湖自尽。”老舍的一生就是北京人的一生,但他能在中国文坛影响至深,不得不服他的才气与能力。
如果我们想了解北京人,想更懂老舍,那么《老舍和他的作品》绝对是值得一读的著作,作者用一杯豆汁儿为我们破解了老舍之谜,让我们看到了生动而有趣的老舍,也对他的生平做了了解。不得不提,这本书的价值大概就是看懂它你就看懂了北京,闲来喝一杯豆汁儿,看一本老舍的书,也许你就能更懂其书中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