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
“读书要把书读薄”,这句话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把书读薄”,指的是读书一定要抓住核心。比方说,一本书里讲了100个知识点,但是你只需要里面的十个知识点,你就把那十个知识点剥离出来,认真学习就好了。
说两个具体的例子。
很多人看过《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对“超级符号”印象很深刻,很搞笑的是,有些业内资深人士竟然说:“所谓“超级符号”不就是设计出来一个LOGO,再编一句顺口溜,就完事了”,这就是典型的“把书读薄”。
这种“读薄”,是把原本纯正的方法论过度简化甚至扭曲。
再比方说,很多人看完《定位》就很嗨,觉得自己掌握了品牌制胜的法门,拿着几个定位的方法,照猫画虎地去指点江山。这种人多半要栽大跟头。
因为他们也把原本纯正的方法论简化了。
结果就会出现:“一看就懂,一用就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是“把书读薄”,会出现把知识或者方法论过度简化的情况。就好比是一座冰山,你看见了海面以上的部分,就以为那是冰山的全貌,但冰山真正的力量,全在你看不见的海面下。而你要想看清全貌,就得忍着海水之冰冷,潜进海里去看。这不仅累,而且苦,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愿做。
其次是“读薄的书”,大部分都是“概念性知识”。它们大都是原理、概念和理论。它们更多是“是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它们只能给你提供方向,却不能给你提供实操方法。而大部分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实操性知识”:看了能懂,用了能对。
最后,“把书读薄”往往获得的是显性知识。而这些显性知识想要发挥作用,必须得跟隐性知识交合,才能诞生生产力。隐性知识来自哪里?一部分来自业内高手的一手经验,另一部分来自自己实践的体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隐性知识”,就是冰山以下的核心部分。而这部分知识的获取,也需要你花点时间和精力去搜集、整理和总结,这也是苦差事,大部分人其实也不愿意干。
所以,很多时候,把书读薄其实是一种偷懒行为,但因为它顺应人性,所以更受欢迎。但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它需要的是慢功夫、笨办法。
我们要学着“把书读厚”。
一方面,不要犯了把方法论过度简化的毛病。不仅要学习“冰山以上的部分”,更要学习“冰山以下的部分”。不仅要学习“是什么”,更要学习“怎么做”。甚至有时候,我们会用20%的时间学习概念性知识,却要花80%的时间来学习“操作性知识”。而这些“操作性知识”,并不是我们读的那些书中包含的,它需要我们自己去下沉、补充和推演。这样才能真正学透。
另一方面,要在事上磨练。也就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进行总结,真正把学到的东西融进自己的骨血;另外就是,多去搜集和整理业内高手的一手经验,从而让自己少走弯路;最终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体系”。
把书读薄是过程,把书读厚才是目的。毕竟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变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