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中创作的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均产生深远的影响。
1802年2月生于法国白桑松,因其父为拿破仑麾下大将,进而致使少年时期的雨果,常随父而各处迁徙。看似颠沛流离的家庭环境,却依然无法阻挡雨果接受教育的步伐。13岁时,雨果同其兄进入一所寄宿学校学习,并逐渐成为学生领袖。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发表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并得到当时著名小说家诺蒂埃的赏识,进而促使雨果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首领。1823年,随着自由主义日趋高涨,年仅21岁的雨果政治态度发生转变,与浪漫派文艺青年缪塞、大仲马等人组成“第二文社”,开始明确反对伪古典主义。
1830年,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七月革命后,雨果也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1831年,雨果著名的世界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问世,成为雨果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雨果四出奔走鼓吹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即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创立法兰西第二帝国,雨果因对其大加攻击,被迫流亡国外。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的雨果,完成多部经典名著,其中包括著名的《悲惨世界》。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雨果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无论政治或文学,均有贡献。1885年5月,雨果以83岁高龄辞世于巴黎,法国人民为雨果举行国葬,并将其遗体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雨果一生的创作时期长达六十年之久,赞颂真、善、美,鞭挞黑暗、丑恶、残暴,成为他一生创作的主基调。纵观雨果六十年创作生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期的创作,基本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上,同情人民疾苦,希望通过改良社会,解决矛盾。后期创作加入一定的现实主义因素。
第一阶段,创作深受消极浪漫主义的影响,后来逐渐摆脱。雨果在1827年逐渐转向了民主主义,并举起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大旗。随着1827年,雨果为剧本《克伦威尔》书写序言,进而宣告创作进入第二阶段,这篇序言中雨果正式与消极浪漫主义决裂。1830年七月革命前后,雨果的民主主义思想逐渐增长。这段时期出版了最知名的《巴黎圣母院》。
随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成立,雨果被迫流亡海外,长发二十年的漂泊生涯,让雨果的现实主义更加明显,也是作者的批判性达到最高峰的时期。此刻也进入了雨果创作的第三阶段,最知名作品便是《悲惨世界》。第四阶段,是雨果结束流亡漂泊生涯后,回到国内创作的集大成时期。这一时期创作仍然是以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为主导思想,其中《九三年》便诞生于这一时期。
雨果除了在小说创作方面做出杰出成就,诗作、画作、音乐等多方面创作,均为后世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资源,是一位“超越国境的天才”。
二、内容概述
《九三年》作为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更是被誉为雨果一生作品的集大成之作。准备十年,历时六个月写成的经典名著,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故事背景设定在1793年,即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当政时期。这段时期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急风暴雨时代,共和国诞生不满一岁、革命与封建复辟势力生死搏斗的动荡年代,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分裂,阶级仇恨加剧。一方面,极端的雅各宾派严酷地清洗贵族、教会及其他任何保守势力;另一方面,保皇党的白军军队在很多省叛乱。共和国蓝军军队同白军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殊死激战。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徐徐开启叙事的大幕。
1793年5月,巴黎一支“红帽子联队”在树林里搜索时,发现了饥饿中的农妇和她的三个孩子,并将其收留。6月1日傍晚,大雾之中,从英国一个海岛起航了一只伪装成商船的军舰,船上载着逃亡的法国保王党军人和农民打扮的保王党统帅朗德纳克侯爵。此刻朗德纳克正佩戴着皇后在塔堡监狱亲自绣制的百合花统帅绶带,秘密派到旺代发动十万盲目忠于国王的农民军叛乱。进而迎接英国人登陆,企图把法兰西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早在军舰起航前,共和国方面已得到情报,并通知巡逻舰俘获此船。不料由于军舰途中一尊大炮滑脱,船员无法控制,终致船舰迷失航向,误触暗礁,滑脱的炮身更是撞漏了船,撞死了炮手,撞坏了一半以上的大炮,导致船身不断下沉。适逢危急时刻,法国巡逻舰舰队又出现在面前,为了完成王室交代的使命,值此千钧一发之际,舰长派一名勇敢的水手用小舢板护送朗德纳克侯爵逃生。舰长同其余人一同选择了为王室献身,殒命火海。
朗德纳克侯爵最终在附近一个海湾登陆,然而那位勇敢的水手却命丧于登录前沿。在小山顶的碑石上,朗德纳克发现了通缉他的告示,署名的海岸远征军司令正是他的侄孙郭文子爵。当政见信仰与家族继承相互冲突时,朗德纳克毫不犹豫选择前者,自己的内心更是升起无比痛恨的火焰,决意与这一家族的逆徒势不两立。上岸次日,朗德纳克便找到报复的机会,在山下村子里,他正好与刚刚占领这村子的七千旺代军队相遇。在他的命令下,这帮反革命匪徒把战斗中俘获的巴黎联队士兵全部枪毙,其中包括那个被联队收留的母亲,并把村子烧光,把三个孩子一并带走。
在巴黎一家小酒店里,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正共同商量解除共和国巨大潜在危机的方法,为了消灭威胁革命的旺代叛军,国民公会正式委派西穆尔登为海岸远征军司令部政治委员。在雅各宾派领袖的眼里,尽管年轻的郭文既有军事才能,又勇敢坚强,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宽恕、慈悲。郭文认为强者对弱者有保护的责任,宁愿释放俘虏,也不愿杀死已经趴在地上的人,正因此雅各宾派决定派西穆尔登去监视郭文。在他们看来,革命派对反革命是绝不能宽恕慈悲的,同样对那些宽恕反革命的人更是绝对不能容忍。
当西穆尔登听到司令官的名字是郭文子爵时,顿时脸色苍白,原来郭文正是西穆尔登朝思暮想的世界上唯一的亲人。西穆尔登曾经是位教士,拥有一颗纯洁高尚且忧郁的心,善于思考、博学多才,虽然科学毁灭了他的信仰,他却一直守着教士的戒律,孤身一人。年轻时,他曾来到郭文家族,把内心全部的爱倾注于家族的孩子身上,给这个家族的希望郭文子爵当家庭教师。这是一个无父无母、仅由叔祖父朗德纳克侯爵抚养的孩子,西穆尔登把自己的知识、信仰、意识、道德、理想等思想毫无保留全部灌输给这个贵族子弟。直到孩子长大成人,来到军队当兵,他们再也没见过面,中断联系。
随着时间的流转,如今的西穆尔登早已成为一个冷酷、坚定的革命者。接到任命后,西穆尔登日夜兼程赶到旺代,恰巧遇上共和军与叛军的厮杀,他用自己的身体拯救了郭文的生命。当西穆尔登凝视着久别重逢的亲人,淌着血的脸上闪耀着快乐的光芒,郭文叫着“恩师”跪在他的身旁。西穆尔登看到昔日的孩子已经变成一位勇猛的战士、屡建战功的指挥官,仿佛看到郭文身披万丈霞光的铠甲,化身成为举世瞩目的英雄。
尽管朗德纳克也是军事领袖,并且更残酷、更狡猾、更疯狂,但在搏斗中,代表正义与革命的郭文往往更占据上风。最后,不但阴谋未能得逞,还被打得走投无路,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十八个人退守到森林角上他们家族的一座废弃的旧碉堡里,那是一座基墙厚达十五尺的圆形高塔。高塔与高地由一座石桥相连,桥墩上有一座三层城堡,他们把三个孩子带入其中作为人质,下层堆满干柴、柏油,第三层置放干草。而从桥上进入城堡的厚铁门的钥匙放在朗德纳克口袋里。一根硫磺引线从铁门下拉入高塔,这样使得共和军无法从桥上进攻高塔。勇敢的共和军先锋队在郭文的指挥下从墙洞向高塔中的敌人发起勇猛进攻,“红帽子联队”巧妙地从炮眼爬进碉堡,里外夹攻,敌人大败,只剩下侯爵几个人从壁上一个能转动的石头暗门逃跑了。
负责断后的一个敌人临死前点燃了引线,桥头的小城堡大火腾空而起,被乞丐救活的农妇在火光中看见了房中酣睡的她的三个孩子。母性的本能让农妇在火光中大呼救命,这喊声惊住了已经脱险的朗德纳克。共和军打不开铁门,又没有梯子,正为救不出孩子而焦急万分。这时候,侯爵出现了,他手里拿着钥匙走向铁门。之后,他的白发在火光中闪现,从楼里竖下一架梯子,把三个孩子一个个送下来。然后他束手就擒,被押在地牢里。
西穆尔登连夜召开军事法庭会议,定于次日处决朗德纳克。然而侯爵用自己的自由换取三个孩子的生命举动引起了郭文剧烈的思想斗争。为了弄清朗德纳克私放三个孩子的动机,深夜郭文独自一人来到朗德纳克牢狱。简单交谈,郭文认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这是上帝赋予他的责任。正因此郭文决然放走朗德纳克,自己留在地牢中,以示赎罪。为了这一宽恕,西穆尔登按革命法律判处郭文以砍头,施刑的前夜,他来到地牢中与他的孩子一同进餐告别,内心充满痛苦。天色微明,当郭文被执行砍头的同时,一声枪响,西穆尔登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读后感悟
首次出版于1874年的《九三年》,作为雨果晚年集大成之作,运用深邃的社会历史眼光和磅礴雄伟的气魄,描绘了一幅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真实生动的历史画卷。小说以旺代叛乱为历史背景,以三个孩子的命运为线索,通过朗德纳克、郭文、西穆尔登三位主人公的讲述,描写了革命与反革命、共和与保王两党之间那场血与火的惨烈严酷的内战,再现了新旧两种制度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殊死较量。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殊死搏斗,恰好体现了作者宣扬的人道主义思想。
《九三年》中,雨果运用惊心动魄的戏剧化场景,围绕朗德纳克、郭文、西穆尔登三位主人公,构造出主要故事情节,编织出复杂人物关系。小说中的朗德纳克,不仅是保王党统帅,更是旺代叛军首领和精神偶象,看似残暴、顽固、冷酷的外表下,却在最后时刻冒死拯救了三个孩子,展现出人性真善美的高光色彩。
贵族出身的郭文子爵,“三十岁,高大魁梧,眼神像先知一样深沉,笑起来像小孩。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咒发誓”。如此完美的郭文,战场上更是一个勇敢坚强、睿智从容的指挥官。而当朗德纳克放弃唯一逃生机会,冒死救下三个孩子,面对英雄一样的俘虏时,郭文陷入了遐想。最终郭文选择放走朗德纳克,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完美阐述了“生命的意义”,解释了人性的曼妙美好。
作为郭文的老师,西穆尔登在作者笔下被刻画成一个冷酷、恐怖、可怕的革命者的化身。他看似崇高伟岸,宛若道德的化身,然而一切却又显得那么冷酷、残暴、无情。同样西穆尔登作为一个人,也有自己脆弱的一面,当他毅然处死自己的“精神之子”郭文后,仿佛自己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无论精神世界如何光辉灿烂,终究无法逃离人性世界的扭曲。最终西穆尔登选择自杀,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与这个暗影及另一个世界的光辉,在人道主义世界里融为一体。
出版于1874年的《九三年》,此时雨果已经72岁高龄,而法国则刚经历巴黎公社起义。对于晚年的雨果来说,一生历经多次法国革命,雨果自己也对人性有了极为深刻的思考。正是这种思考,让这部《九三年》有了不同于《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的复杂人性,真善美与假恶丑相互叠加。作为书中邪恶的代名词——朗德纳克,却在最后时刻冒死救下了三个孩子。可以看出朗特纳克原本是有人性的,但是一旦被阶级、民族利益所左右,众人仿佛乌合之众一般,人性也会被淹没或者掩盖。早期的雨果曾鼓吹革命、宣扬政治,为人民服务,但经历流放辗转回国后,雨果更希望人们可以思考人性的真善美。他厌恶了当时法国大革命的那些政治、民族主义和阶级对立的思想,认为这是扭曲了人性的良善。
对于书中的郭文子爵,其实可以参照《唐.吉可德》中的唐.吉可德。显然,郭文肯定知晓,朗特纳克逃出去后,肯定会继续组织反攻。对敌人的同情,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但他依然决定用自己的命去救朗特纳克,这体现出一种骑士精神。雨果笔下的郭文,既讴歌人性的真善美,又体现郭文怯懦的一面。正所谓既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绝对的正派与反派,在郭文矛盾性格的一面,革命的绝对真理存在着人道的绝对真理。最后的结局,也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反思。
爱是一切的答案,是一曲贯穿生命从始至终的主旋律。爱的力量所到之处,生命便焕发约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雨果这部集大成之作,正是引发关于人性不断思考,不断探寻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其实我们每人向内求,反求诸己,探求自我得失,抛弃自我内心杂念,保持自己心中的净土,探寻属于自己的幸福密码,人性的真善美便会悄然而至,自己生命的意义也会油然而起。
四、延伸内容
书籍:《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唐.吉可德》、《双城记》、《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
其他:《九三年》话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