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四线小城也有人组织《零零后》点映,算个小确幸吧。
我从没设想过自己家孩子的成长过程。也从没深入地问过自己,我希望他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更没有在脑海里想象过他将来的样子。
这一切对我来说属于未知,属于一个生命对未知世界不可控的范畴。
我与孩子朝夕相处了十年,看着他一天天长大。但仅仅是,“看着”他的“肉身”一天天长大。直到今天,看到纪录片里两个小主人公十二年的成长历程,我突然明白,我错过了与孩子灵魂的相遇,整整十年。
我看到了影片里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升入高中的十二年的生活,也真真实实看到了孩子们的眼泪、挫折、委屈、沮丧、无力和孤独……我体会着他们的经历,感受着他们的感受。那一刻,仿佛与他们的灵魂相遇。
五岁的柔柔荡秋千,她回忆说,那是她第一次体会到生命自由生长的快乐。五岁时的她有些显得不合群,那时的她就回答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十五岁的柔柔在美国留学,接连被三个家庭“遗弃”,她被寄养家庭嫌弃、被同学排斥,她很沮丧,给妈妈发视频电话却被拒接,她说,好吧,被拒绝也很正常,这就是生活的样子。
十五岁的柔柔被寄养家庭的爸爸鄙视,回忆时,她流下了泪水,她渴望被接纳。
五岁的洋洋因为淘气被老师惩罚,他在院子里百无聊赖。小学时的洋洋因为功课跟不住默默流泪、体会着挫败。高中时的洋洋参加了国家级的橄榄球比赛,让他开始有了成就感。
……
我看到那个被我们看作“孩子”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是丰盈的,他们是有灵魂的,他们有自己的世界。那些成长经历给孩子们带来的沮丧和挫败感正是让他们成熟的动力。那些孤独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求,正是他们真实灵魂的呐喊。
我们看到的孩子,和我们感受到的孩子并不一样。孩子究竟是谁?他应该成为谁?
只有我们真正看见孩子的灵魂,才会知道答案。
孩子终究要长成他自己的样子,而不是你所期望的样子。